读书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技巧100个小窍门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7 21:08:28

读书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技巧100个小窍门(1)

作者简介:张翔,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明法学术月系列讲座总结、法缘书香微信公众号。

读书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技巧100个小窍门(2)

读书无捷径,感悟需自省

新生们初入大学,都在读书的问题上困惑——但真正的答案主要还是要留给个人去探索。如熊十力所言:“学问是总结出来的”,所谓的“捷径”并不存在,张翔老师所能做到的,只是分享他的经历和感受,给大家提供参考。

读什么书?

未知的领域藏着更大的世界:“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张翔老师强调,“作为一个学者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不能‘读完书单就万岁’。每周抽一段时间去泡在图书馆里,不拘于哪个区,看到感兴趣的书就拿下来尝试一下——因为我们永远只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作为一个文科生,张翔老师对文史哲都很有兴趣,大学时代还研究过心理学。张翔老师表示,要做一个优秀的学者,不能拘于狭窄的“领域”坐井观天。

五分眼界,五分情怀: “生活不仅仅是做好当下的日常和‘本职’,还要有几分超脱世俗的精神,做些超越当下的事情,读些情怀满满的书。”张翔老师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赵越胜的《燃灯者》, 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谈到罗尔纲先生的《师门五年记》,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这些书是如何使他受到深深的触动。在这个“功利至上”思潮横行的背景下,张翔老师向我们展现了学者的眼界与情怀。

审书三部曲: 当然,在纵览藏书的时候,如何更好更快地了解一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张翔老师归纳出如下步骤:

读书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技巧100个小窍门(3)

如上图

书名和作者:看到一本书获取的第一信息。

序言和后记:序言,又有作者自序和他序。通过序言可以了解到本书要“探讨什么”;如果是他序,则可以看到不同观点对于此书的审视。后记则往往包含着作者对书的小结和评价。

目录和索引:透过目录,明了一本书的体系构架;索引则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point。根据索引翻到感兴趣的地方读一读,更容易找到切入点。

怎样读书?

01

“读书四类,闲精略摘”

那么,说完了“读什么书”,就要讨论“怎么读书”。张翔老师首先引用了王云五先生的《我怎样读书》,书中把阅读分成四种:“闲读”“精读”“略读”和“摘读”。

并解释道:

“闲读,就是意在消遣的阅读。闲读未尝不可读精品,例如金庸先生的小说。

精读,就是对于书籍内容细致分析:比如一些经典名著。精读是略读和摘读的基础。

略读,即‘观其大略’,大概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摘读,用于一些只有‘部分章节’需要阅读的书籍。”

精读意识:阅读的核心

02

精读是判断力的起点:“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书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说俱能辨其是非高下,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在讲精读的标准和作用时,张翔老师如是引用。“章太炎的学生黄侃向先生请教文字释义之学。先生只是叫他去先把《说文解字》注一遍。黄侃注完以后,章太炎却说;‘你去找一本全新的《说文解字》,再注一遍。’黄侃照做,这样反复下来,注了三次。先生说:‘你已经入门了,不必再来找我了’黄侃于是若有所悟。”

“许多同学说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没有观点,这是因为知识背景缺乏。真正精通了一本书,自然就能入门——在一个领域,首先需要具备一种视野,才能有判断力。”

张翔老师所提出的关于精读的建议:

读书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技巧100个小窍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