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读者各有见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度和思想去考虑问题。以宝黛爱情和金玉良姻而论,用薛宝钗抢走了林黛玉的男朋友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这本就是两码事。混为一谈是意识的错误。
【一】
宝黛有情在荣国府并不奇怪秘密。只要有眼之人都一清二楚。红楼梦全书也没有宝黛爱情这种说法,最正宗说法是“木石前盟”,正对应“金玉良姻”。
贾宝玉和林黛玉互相有情不是秘密,通过二人“冤家”一般吵吵闹闹好几年,贾宝玉彻底被林黛玉绊住(宝钗语),王熙凤当众调侃林黛玉给贾宝玉做媳妇,林黛玉元宵节给贾宝玉喂酒,贾宝玉听闻黛玉走而疯癫…贾家上下都对二人之间情谊洞悉明察。二人之情可厮配终身,连贾琏小厮兴儿都拍胸脯说:必是林姑娘。八十回前结束,宝黛姻缘一直是贾家上下大多数人的主流想法。这期间不涉及私情。就是正常小儿女青梅竹马的情分。
但是宝黛二人之间的感情绝不仅仅青梅竹马而已,两人更是心心相印的灵魂伴侣。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贾宝玉对林黛玉告白,林黛玉得贾宝玉两方旧帕子做《题帕三绝》,两个人互为知心人就是爱情。只是这种感情存于内心,并不表现外在,唯一过了一点就是林黛玉大庭广众之下给贾宝玉喂酒,稍显轻浮一点。随后贾母马上“掰谎”,说我们家断没有人不人鬼不鬼的私情,此后宝黛二人再没有亲密行径,显然引以为戒。
【二】
古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黛玉无父无母,缺少父母做主,贾母和舅舅舅母就成了林黛玉的实际监护人。林黛玉的婚姻也确实由她们做主。宝黛姻缘起码贾母是愿意的。贾政态度模糊,王夫人反对。这并不表示两个人的关系不合法。那时代没有宝黛爱情一说,两人之间叫“木石前缘”,而缘份是合理合法的。众人对宝黛姻缘也都持正面看法。
金玉良姻更是合理合法。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因外部因素不能在一起。两人缘分尽了,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伤心莫名,每每祭奠(五十八回,芳官讲述的梨香院三官故事)。薛宝钗在林黛玉死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贾宝玉。金玉良姻修成正果,也是明媒正道,宝玉宝钗二人婚后生活“齐眉举案”和和美美,可谓人生圆满。若不是贾家被抄家,贾宝玉遭逢大难。二人未必不能儿孙满堂,厮守一生。
不过,金玉良姻最开始传出确有点图谋不轨的野路子。薛家母子三人进京所图明显是攀附贾家,得以解救崩溃边缘的薛家。如果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那薛家商人家庭攀附国公府,也可谓一步登天。借助贾家的人脉关系,薛家依然可以继续做生意赚大钱。所以薛家不遗余力炒作“金玉良姻”其实是恶意的。其心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是不轨的。所以“金玉良姻”的起因反倒不好。贾母在掰谎中也说:只一见了清俊男子便想到了终身大事,也有点醒薛家:你们来到我家作客,我们欢迎,但一来就想和我们家结亲,惦记我们宝玉,你是痴心妄想。
【三】
宝黛爱情的说法从来没有,是红迷的一种说法。木石前盟发乎情止乎礼。感情存在二人心中,没什么合法不合法的。两个人之情在外人眼中也是小儿女的青梅竹马。更被贾家大部分人认可。即便有明眼人看出端倪,到底不可能明说。王夫人从母亲角度不同意宝黛姻缘天经地义。林黛玉确实有不适合做儿媳妇的外在条件。但宝黛姻缘的拥趸极多,也是万众归心,最后无果而终,令太多人失望叹息。
金玉良姻一开始炒作本是失礼和冒失的。薛家人到贾家作客,一来就图谋人家公子,可谓“鸡鸣狗盗”!但金玉良姻最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修成正果却是正正当当。薛宝钗在林黛玉死后嫁给贾宝玉,天经地义,不存在谁抢了谁的男朋友。贾宝玉自己也认为:
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可见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后,人生还要继续,娶薛宝钗也是心甘情愿。只是内心中,他将薛宝钗当成续弦,林黛玉却是嫡妻。贾宝玉不忘“嫡妻”林黛玉是重情重义,对“续弦”薛宝钗温柔体贴也是天经地义。正是每个男子一生都要经历的初恋和婚姻的过程。说薛宝钗抢了好朋友的男朋友也是无聊之语。林黛玉既然死了,贾宝玉娶谁都不犯法,不违规。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