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鸡蛋西红柿”怎么办?通常有两种办法:要么直接点外卖或去餐厅点现成的,要么去菜市场买鸡蛋、西红柿,然后自己动手炒。“点现成”与“自己炒”,各有各的优缺点:“点现成”省时省力,而且专业大厨的烹饪水平也许会比自己炒的要好吃;不过,从成本上看,一份现成的“鸡蛋西红柿”要20元甚至30元,而自己动手做,10元钱的食材够炒出2大盘的量。简而言之,一个节约时间成本,另一个节约采购成本。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案呢?时间倒退几十年,在建国初期的年代,要想吃一盘“鸡蛋西红柿”通常并不会用这两种方式(不妨问一问家里的老人,确认一下),自家养鸡、自家地里种的西红柿,拿来做菜,才是当时很普遍的现象。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虽然现在越来越少见了,但存在的历史远比我们当代人印象中的要久远得多: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别是瓜果蔬菜,保质期短,只能在当地或周边地区消化掉。哪怕上世纪90年代,很多北方人到广州出差,很多当地的水果都是平生第一次见。简单来说,以前想吃什么,要看住在何地;现在想吃什么,有钱就随便买买买。因为商品的广泛流通,所以,生活成本不断下降,以至于可以完全脱离耕作,就算一辈子生活在城市中、自己家中没有半亩田,也能生活得很好。这是不是时代的进步?“商品流通”、“市场化”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大幅节省时间成本、费用成本,而且,产品的品质也随便专业化提升而提升(自家种的西红柿大大小小、生熟不均,而市场上买到的西红柿各个果实饱满、熟透了)。
在工业和技术领域上,也是类似的情况:2000年左右,如果想做“软件开发”或者“网站开发”,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一行一行地写代码,没有多少现成的素材。而现在,既可以直接委托专业公司设计,也可以用各种可视化后台、各种现成的免费源代码,自己来开发管理。哪怕没有多少专业基础,也可以做得有模有样。而且,因为IT产品越来越多,同类竞争激烈,报价也越来越便宜。所以,无论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先去充分调查,有没有现成的、免费的,或者半成品可以自己DIY的。对于一般应用需求,通常可以找到成熟的平台或代码可以借鉴,省时省力。
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已经不再把“开发独立的APP”做为软件应用的必选形式:直接做个微信小程序,或依托于支付宝平台、淘宝平台等等,开个单独的账号页面,扫二维码链接,也足够用了。这样做,不仅有众多丰富的现成插件可以自由选择(不用自己去写代码),而且BUG调试要省时省力得多。与众多用户共用同一个平台,彼此之间的兼容性也好,大平台的客户也多,推广宣传也方便得多(微信上关注个公众号,显然要比上APP STORE下载安装APP要省事得多)。
“技术依托XXX平台”与“技术完全独立”,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哪个好、哪个不好”,各有利弊。现在,没有哪个软件或者哪个IT公司会完全不依赖于其他IT公司而独立存在:哪怕是从源代码起步,也要依托C 、JAVA、HTML等等,依托于微软的技术。“技术完全独立”的代价,就必然会丧失通用性。当自己还没有足够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时候,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往往就意味着默默无闻,石沉大海。众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做为新手,一定要从借势做起、借成熟的平台起步:随大溜、傍大腿。比如支付宝、微信,这种大平台一定会比小平台影响力大、费用低(甚至完全免费),安全性也有保障:毕竟牵扯客户众多,国家必然会重点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