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其主要原因是( )
A. 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古人类遗址
B.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C.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 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3.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 种植粮食作物
B. 制造陶器
C. 发明舟车
D. 铸造青铜器
4.观察图片,这两幅图片的建造者分别是( )
A. 北京人 山顶洞人
B. 北京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5.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会建造房屋
B. 能制作陶器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能饲养家禽家畜
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农耕文明
B. 海洋文明
C. 神话传说
D. 游牧文明
7.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 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B. 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 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 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8.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 夏朝、西周、商朝
B. 西周、商朝、夏朝
C. 商朝、夏朝、西周
D. 夏朝、商朝、西周
9.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10.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足人家的奢侈豪华生活。由此可见鼎除了用于祭祀,还可用于( )
A. 装饰品
B. 乐器
C. 食器
D. 盛水器
11.《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商人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12.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
B.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C.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广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13.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14.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③农业产量的提高;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16.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17.“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若要深入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
A. 《诗经》
B. 《论语》
C. 《道德经》
D. 《韩非子》
18.“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兼爱
C. 有教无类
D. 仁政
19.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20.下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这一政治体制是( )
A. 皇帝制
B. 郡县制
C. 王位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21.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 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 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2.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 阶级矛盾尖锐
B. 政局动荡不安
C. 人民生活痛苦
D.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3.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鸿门宴
B.张楚政权
C.霸王别姬
D.楚汉之争
二、综合题
24.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