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化学平衡率计算公式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7 09:48:02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化学平衡率计算公式(1)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⒈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⒉ 表示方法

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可逆)”表示可逆反应。

⒊ 特点

三同一小。

⑴ 三同:

①相同条件下;

②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③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⑵ 一小:

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⒋ 特征

⑴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 等: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即V(正)=V(逆)≠0

⑶ 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V(正)=V(逆),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⑷ 定:平衡体系混合物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保持一定。(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⑸ 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温度、压强有关)。外界条件改变,原平衡有可能被破坏,平衡也随之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⒌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具体方法为“一等六定”:

一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六定:

① 物质的量一定,

② 平衡浓度一定,

③ 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④ 反应的转化率一定,

⑤ 产物的产率一定,

⑥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一定。

除了上述的“一等六定”外,还可考虑以下几点: 

① 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与生成量相等。 

② 不同物质间消耗物质的量与生成物质的量之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③ 在一定的条件下,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④ 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如2NO2(g)=(可逆)N2O4(g)。

⒍ 理解化学平衡的注意点

⑴ 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⑵ 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⑶ 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⑷ 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是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⑸ 根据压强是否变化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容器的容积是否可变;

二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⑹ 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可变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⑺ 固体、纯液体不能用浓度表示,所以改变固体、纯液体的量,对速率、平衡都没影响。因此,看到一个可逆反应方程式,首先把“固体、纯液体”圈出来,再对“=(可逆)”两边的气态物质系数之和关系大小注意一下。

⑻ 涉及到气体平均密度、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问题,一定要从公式

ρ=m/V、M=m/n分析,还要注意容积是否固定。

⑼ 注意转化率的变化规律,转化率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我们要求百分数,不能用分数。

⒎等效平衡问题

首先看清是“温度和体积一定(即恒温恒容)”还是“温度和压强一定(体积可变,即恒温恒压)”。

还有“恒温恒容”特例:A(g)+2B(g)=(可逆)3C(g),因为该类型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也是“恒温恒压”。

⒏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要注意不能走入误区

⑴ 是否真的改变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例如:

① 改变化学平衡体系中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时,并未改变影响

化学平衡的条件;

② 即使有气体存在的化学平衡体系,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也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⑵ 可逆反应是否存在能够减弱某项条件改变的反应方向,例如对

mA(g)+nB(g) =(可逆)pC(g)+qD(g),m+n=p+q型的可逆反应,它无气体体积扩大或缩小的反应方向,即使是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也不移动。

⑶ 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是物质的量增多,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增大。

① 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只会使其他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降低。

② 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正)>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 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改变。如恒温恒容条件下,N2+3H2=(可逆)2NH3达到平衡时,n(N2)∶n(H2)∶n(NH3)=1∶2∶3,若再向该容器充入1molN2、2molH2和3molNH3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⒑ 图像分析

⑴ 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⑵ 先分析一条曲线随横坐标的变化趋势,再对横轴作垂线,从高低状况分析。

⑶ 一般横坐标是时间的曲线,曲线上的点不一定都表示平衡状态;横坐标是温度或压强的曲线,曲线上的点一般表示平衡状态,这些点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化学平衡的移动情况。

⑷ 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⑸ 注意“拐点”,时间少的速率快,温度高,压强大。

⑹ 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压强大或加入催化剂)。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⑺ 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看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⑻ 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⑼ 由图像分析方程式进而解题的,通常把逐渐减少的写在反应物,逐渐增多的写在生成物,若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是可逆反应,要用“=(可逆)” 连接。注意曲线交叉点不代表达到平衡。

⑽ 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假设其中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的改变)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通常可画一垂线),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