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股市行情千变万化,其实大家都十分的期待股市迎来“大牛”,那么下一轮牛市究竟什么时候会到来呢?,不妨试试一个方法就是看历史轨迹,中国股市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轮:
第一轮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这时候A股刚开市,激发了全民的热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指数从96点开始涨到1429点,涨幅达到14.8倍,然后开始跌到386点,跌幅达到73%。
第二轮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也就是说在仅仅经历了半年的下调后马上迎来了第二波牛市,从386点涨到1558点,涨幅303%。只维持了三四个月。
第三轮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时间,这中间经历了一年5个月的熊市,当时人们对股市的信心消失殆尽,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一个半月指数涨到1052点,涨幅200%,堪称暴涨,只维持了一个多月,开始下跌。
第四轮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一年4个月的熊市后,牛市开启,股指重新涨到1510点,牛市持续了一年半。
第五轮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5日
中间持续了2年的熊市后,股指创出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牛市也维持了2年
第六轮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指数从998点一直上涨,这是A股历史最高记录,至今没有打破,涨幅513.5%,维持了2年4个月,这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七轮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上证指数涨到了34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第八轮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开始有抄底资金入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利好,以南北车合并为开端,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51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以上就是A股历史上的八次牛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维持的时间较短,最长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仅仅2年4个月,全部的牛市时间加起来是9.5年,在A股28年历史中占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荡市。
我们通过观察股票的历史走势会发现,一只上市时间较长的股票都会经历上升和下降趋势,那该股股价的走势到底属于什么趋势?这需要引入时间范围。按股价波动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趋势分为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
◆ 长期趋势:长期趋势在“道氏理论”中被称为基本趋势,也被称为主要趋势或大趋势。长期趋势通常以年作为时间范围,不过,在不同的市场中和不同的投资人观念中,时间范围也有所不同,但至少应是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趋势才能称为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长期投资人在3种趋势中唯一考虑的目标。
◆ 中期趋势:中期趋势在“道氏理论”中被称为次级趋势,也叫次要趋势或修正趋势。中期趋势是与长期趋势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逆动行情,在多头市场里,中期趋势就是中级下跌或“调整”行情;在空头市场里,中期趋势就是中级上升或反弹行情。
◆ 短期趋势:短期趋势是股价的短暂波动,很少超过3个星期。无论是次级趋势,还是两个次级趋势之间所夹的主要趋势部分,都是由一连串的3个或更多可以区分的短期变动所组成的,简单地说,长期和中期趋势都是由一系列短期趋势组成的。
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俗话:“成交量无法骗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庄家在吸筹、拉高、出货等阶段,可以用各种技术指标来诱导散户,但成交量是无法骗人的,因为股票要涨,必须有主动性的买盘积极介入,即买的人多了,股价自然上涨;反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不惜成本地卖,股价就会下跌,这在成交量上能反映得比较清楚。
成交量的计算方法
成交量=内盘 外盘,当天的成交量等于当天主动买入成交(外盘)和当天主动卖出成交(内盘)的和。
成交量反映着供求关系,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
当供不应求时,人潮汹涌,都要买进,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过于求,市场冷清无人,买入稀少,成交量势必萎缩。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易不活跃。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成交量,就是投资市场的“粮草”。量价是技术面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周期中,量价关系也是规律的体现。就拿房地产行业来作为例子,需要经历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分别对应每个阶段的关系则是量缩价平(衰退)、量缩价跌(萧条)、量平价稳(复苏)、量价齐升(繁荣)。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同样有此规律。
成交量的形态
1、放量:个股在某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其历史成交量相比,出现明显增大的形态,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