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管理举例说明,举例说明科技如何改变管理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8-03 09:27:38

对“管理”得理解

作者:逍遥居士

我们都非常熟悉这两个字“管理”管理是我们的工作,作为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来说,管理到底是管人还是管事? 有人认为管理是管人,并说:“当官就要当管人的官”;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才是完成工作的主体,只要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事。有人认为管理是管事,因为事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两种说话都不免失之偏颇,我认为管理不仅管人也管事,两者相辅相成。

今天,我想通过对管和理这两个字的有趣拆解来表达我所认为的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一、管理概念的认识 , 管理是一个动词,由管和理这两个字构成,我认为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管,就是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约束;二是理,就是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得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二、管理的“管”字,按《说文》的正确解释,本义是指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白话点讲,“管”是有六孔和一定的形状而成的可以发出音乐的管乐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管”是表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范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和目的。它可以指企业的制度、规范、流程,是科学性的东西。而我的“歪解”是从“管”字的字形和造字上,进行“歪曲”地解读。大家可以注意到,管,上下结构,竹字头下一个官字。“管”字的最上面是竹字头,竹代表什么,我认为这首先就体现出对管理者的基本品质的要求。那就是管理者要有竹子一样的品质:高风亮节,谦虚自持,柔中带刚,翩翩君子。然后,我们还是从上向下看,我将竹看成竹篱,竹篱是圈定范围的,因此它是一种规范,管理者要将规范置于高位,要有规范意识,管理者不仅是规范的继承者和制定者,更重要的是遵守规范制度的模范。竹也代表惩罚,就像古代先生惩罚学生要用竹尺一样,它有约束的意思。竹字头之下的官字是宝盖头,它原意指官帽,我将其比喻为管理者为整个团队工作设立的愿景,愿景是管理者以规范为基础,为整个团队设立的方向,是整个团队的灵魂。管理者要有方向和目标意识,要知道将团队带往何处。也可以形象地把它想象成一个天平,宝盖头不正像一个两边各有一个重物,中间有个把手提起的天平吗?这个宝盖头,就代表着平衡,均衡的意思。然后,宝盖头下是一竖加两个口,我将它看成管理者应有身先士卒和团队合作精神。一竖表示管理者敢于担当责任,率领团队向即定目标即愿景出发。两个口,要求他要善于团结同志,允许大家有不同意见,允许大家各抒己见,而且更重要的是最终能将团队成员拧在一起,奋勇向前。

这样,“管”字的说文解字就有点“真相大白”了:上边代表规范、惩罚,中间是愿景、平衡,下边是团队、奖励。噢!这不是企业管理里常说的,奖罚分明,既有奖,也有罚,奖罚要均衡处理,不能光有奖,也不能光有罚,两者要缺一不可,两者又要均衡处理。再延伸一点,就是企业管理里的激励机制,既要有正向的激励——奖励员工;又要有负向的激励——惩罚员工。即不能以罚代管,也不能只奖不罚。激励机制对管理者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管理手段和工具。任何管理良好的企业,都是善用激励机制——奖惩手段的企业。有些企业偏奖,有些企业偏罚,但两者都不能偏废,否则,都会出现管理问题。以罚代管的企业,管理者有可能简单粗暴,被管理者可能士气低落,怨声载道,企业的业绩肯定好不了哪去。只奖不罚的企业,管理者有可能“好好先生”,被管理者可能压力不足,纪律松散,企业的业绩也会差强人意。我不得不慨叹,虽是我的主观臆想,我们的老祖宗造字是多么的科学,让我这个后生“顿悟”到“管”字的真谛。

管理的“理”字,按《说文》的正解: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意思是按玉石的纹理加工雕琢它。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治理、理顺之效果,没有一定之道,是艺术性的。正应了那句管理的名言:管理即是科学,也是艺术。“管”字体现的是像吹笛一样的有一定之规的科学,而“理”字体现的是像雕琢玉石一样的、顺势而为的艺术。 因此,理也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标准、规则的意义。二是梳理、理顺的意思。

(1) 法律、标准、规则。 对企业来说,任何人的行为或者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范围;任何人或者任何事都不能超出行业标准的限定;必然有员工守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岗位职责来明确工作时间内员工应该履行的义务。

(2)梳理、理顺。 在这里,具体一点就是理事。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所有人的作用,使各方面效益最大化。它体现了一种理解与配合,协调和合作,以及责任意识,因为只有理解才会愿意配合,只有协调才谈得上合作,最后才可能上升为责任! 在此之上,才有可能产生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等等。

我对“理”字的“歪解”是——还是祖先造字的逻辑——从字形上来看,首先,我对理字所拆解的含义有三个,理字,左王右里。我将王喻为管理者,则意为管理者敢于将自己从团队的具体事务里解放出去,专心做好决策,指导等高屋建瓴的工作;同时,管理者又需将具体工作时刻放在身边,经常过问,不当甩手掌柜。第二,理,言之有理。管理者的每个言行都应站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工作耐心细致,要以理服人,不可以势压人,这样,工作起来才让人心阅诚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理,做事条理。管理者的工作往往纷繁琐碎,头绪众多,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分清主次,抽丝拨茧,将有限的精力合理地分配到各项工作中,达成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效果。

我对“理”字的“歪解”是第二种想法,“理”字的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里”面的里字。什么意思?我冥思苦想之后,也是突然顿悟,王字旁代表的是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或大或小,都是“王”(或大或小的官、干部),下边都有“群臣”或手下,否则,管理者管谁啊?王字旁在里字的左面,也就是在里字的外面。哦,这不正说明了管理者永远在“里边”的“外边”——也就是说,管理者永远在事情发生真实“里边”的“外边”吗?用当今最专业的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就是信息的不对称。这也使我明白了许多优秀企业、优秀领导者管理手段背后的真实动因。美国最著名的CEO之一的通用公司的杰克韦尔奇先生特别推崇的“深潜”(DEEP DIVE)——深度介入公司的基础事务,和最基层的员工打成一片。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基层员工最了解生意的真实情况,越是基层的了解的越多。这也是杰克韦尔奇引以为豪的,引领GE公司成为全球数一数二公司的管理法宝之一。这个管理原理告诫管理者永远不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对基层的真实情况漠然处之,或根本一无所知。这是相当危险的。管理者要清醒的认识到,“王”永远在“里”的外边。越是管理高层,这种管理的信息不对称越是严重,所以,管理者要千方百计的去终端,去现场,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王”——管理者,永远在“里”的外边的道理。

因此,管理就是在有形或者无形的约束下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得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以下普遍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

1、既不拔尖也不掉尾,中庸之道视为立身哲学。每个人上班都是为了赚钱,希望工作能有成绩仅仅是想为自己带来好处,这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没有人愿意为工作的原因而危害自己的私人关系,他们习惯于适度努力——既不拔尖也不掉尾——嘴里说的永远都比*漂亮。他们要顾及同事和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要为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找到足够的理由,以获得身边的各种人的接受。一旦拔尖,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成为领导打压的目标。古语早就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非常努力和创新不一定会被人所理解,所以还是稳重点好。不喜欢毫无顾虑地往前冲,他们认为那样很傻。

2、回避讨论,这种心态普遍存在。他们不愿在工作场合表达个人观点,认为,自己的真实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的回答对自己有利。所以,即使有人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里话,大多数人也不会明确表示支持,他们的态度是旁观。如果先吃螃蟹的人得到好处,他们会一哄而上,如果领导对敢说真话的人有丝毫的不满,他们一定会随声附和——痛打落水狗,恨不得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如果讨论的是质量事故,当不得不说的时候,他们会相方设法地摆脱自己的责任;如果讨论奖励,他们会踊跃发言力证自己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想的就是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好处。

3、关系学是获得成功的保证。任何人如果要达到某种目的,一定会采用很多背后的手段。最普遍的手法是送礼,广义点说是为有用的人提供服务,包括传一些小道消息,以及揣摩对方的心意。其实,是为了让某人相信,自己不会违背对方的意愿,是为了获得信任,是为了确立互相得利的私人关系,而代价,则往往是企业的利益。

4、避免任何形式的冲突,这是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前提。凡是对私人关系有所依赖的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在背后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所以,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极其敏感。如果有人得到自己上司的信任,而此人并未向自己效忠,那么,这个人就是危险的。换言之,在中国企业,个人即使得到高层领导的赏识,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基层的人际关系,还是不可能得到重用。

5、互不干涉他人利益和管辖范围,这是所有干部之间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国企中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在这里就是土皇帝——老子天下第一。但部门领导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因此,相互之间都非常忌惮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发生冲突。这样他们的个人才智和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内耗掉了。

因此,企业要在管理中做到:

1、让员工放下顾虑,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2、建立讨论机制,破除回避讨论的心态。

3、杜绝背后的手段,充分给予普遍信任。

4、将冲突转换为对话,解决矛盾,达到共识。

5、建立奖励机制,让个人才智充分发挥。

在管理过程中怎样激活员工的热情,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我可以把员工分成三类,然后把握住这三种人的缺点,各个击破。

第一种是善于听命的守成者,这种人过去的经验就是他们的准则,负责任,守纪律,缺点是不关注大局,不愿意冒险,对这种人要定期的表现他们,发有形奖励。

第二种人是喜欢迎接挑战的叛逆者,这种人喜欢行动,不重计划,喜欢具体,不愿抽象,讲求实际,不重理论,追求自由而又不受约束,对待种种人就要把任务交给他们,奖励的办法是让他们去学习或则休假;

第三种人是很有远见的决策者,这种人有想像力,善于思考和分析复杂问题,不仅看眼前,更重视未来,奖励的办法是下个任务授权,允许他们弹性坐班。

管理者应具有什么能力?

培养战略眼光。必须拥有敢于脱离开具体细节事物的能力。不要总认为,自己手下没人,只有上司抓住的才是最好的,再一个他们必须从实物型转变为思考型,从行动型转变为战略型。如果一个主管老是向前冲,那么手下就只有佩服你而没有上司的事情了,同时会出现你的强大而别人无法成长的局面。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必须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给别人一个成长的空间。

(2)学习刘邦。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应该体现为样样精通,而是善于领导有才华的人。如果管理者能力太高,对企业来说很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这种人在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想法,从而忽视其他人的力量。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他死后蜀国就一蹶不振。

(3)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一个管理人员还必须拥有主观能动性和智力,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只有尽其才,事才能尽其功,要有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针对变局,最好的办法不是等大势明朗才去想应变之道,应该洞烛先机,自我创造适应变化的机制。

  管理二字,经过本人的歪批和曲解式的“说文解字”,有些人可能有些手心痒痒了吧?这人怎能把管理二字“曲解”到如此程度?非得将这人痛打一顿才解恨。如果,您看完本篇后有如此冲动,还请您“手下留情”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