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2020年、2022年、2023年反弹都只有一小段。那弹性大的东西它上去的时候快,下来的时候也快,这很正常。但是累积下来看,依然是弹性大的东西它的效果更好。
就好像,A股市场的这个成长股和价值股,虽然成长股它上去的时候涨幅大、回撤相对也大,但是你把成长股的这个业绩累计时间拉长来看,还是要比价值股长期表现要好一些的。也就是说成长相比价值风格的优势在哪里?第一就是弹性,就是反弹阶段的力度高,空间高。当然缺点是反弹结束之后,它的回撤也会相对大。第二个优点就是它积累下来的累计收益还是比价值风格收益要更好,这个是我想表达的。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给大家把这个事讲明白,就是2021年科创板100比科创50好,是因为大半年的时间它都在上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间,对应的应该是2021年大半年的时间它都是上涨的。所以这是2021年的时候,科创板100指数收益率要比科创50好的很重要的原因。就大半年的时间股市都是在上涨。我们不光要看空间,还要看时间。时间长,然后又有空间的,当年的收益表现就会特别好。
4、数据统计,科创100指数趋势和GDP增速正反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个我没有做特别具体的数据统计,我可以凭我的印象说两句。我们现在首先GDP增速是缓慢往下走,中枢是往下走的。然后科创我们认为可能是整个A股市场里边,未来可能最璀璨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国家尽全力去支持的一个板块,或者说这样的一个方向。还有就是它的长期的业绩的中枢应该是要远远高于GDP中枢的。
这个是两个观点,就第一,就是国家全力支持;第二,相当于以后可能会出现GDP增速缓慢往下,而科创100指数的收益慢慢往上这样的一个趋势。
5、目前点位已处于低位,基金经理是看好未来大行情还是基于100只股票?
答:我觉得首先还是要看整个大的行情和贝塔,我们会发现,它是股市其中的一部分,没有办法完全脱离股市去走它单独的行情。
从过往走势来看,他们其实相关性或者说同向性还是很明显的,对不对?你看不管是中证1000、上证综指、科创50、科创板100、沪深300、中证500,是不是它的向性是一致的,只是幅度的区别很大,对不对?
所以,首先我们还是要去看大的行情判断,然后再基于这100个股票。我们觉得目前的判断就是市场处于底部区域,然后我们认为未来向好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科创板100是弹性之选,市场向好之后,像上面的走势对比图里显示的那样,它的表现可能优于大多数宽基指数。
6、讲一讲医疗行业对指数的影响?
答:好的。反腐这个事情其实打击更多的还是在医疗器械上面。像之前中纪委通报的比较大的那个案例里面,3000多万的这个加速器,然后贪腐了1600万对吧。所以这个里面的水分可能会相对来说比较大。然后医药行业也有一些问题,现在市场上有一个判断的指标,就是他们会筛选出来销售费用占比比较高的这部分公司。
我觉得这个也挺有意思的,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吧。但我想说的就是,毕竟这些还是少数,因为反腐这个事情它主要针对的是医院这条线,并不是针对药企。但是多多少少有点“拔出萝卜带出泥”的问题存在。
然后,医药行业里面也会有细分。其中生物医药这个领域相对来说受影响的程度要少一些。因为,咱们国家的生物药的这个发展,目前真正的first in class的创新药/生物药还是少了一些。所以重灾区可能还是在中药,包括化学药、医疗器械上面。然后药房,就是医药流通这些目前也没有什么反腐不反腐的。还有医疗服务都是相对来说影响比较小的。
所以医药行业里边其实不是所有的细分领域都会受到影响,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因为反腐这个事情可能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一定时间之内可能会压制这个医药板块,可能在心理上、估值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你要说医药行业再往下掉很多,我觉得也不是那么现实。因为医药行业本身,到了今年二季度中报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看到国家之前投入在生物医药创新药领域的一些培育已经开始有小小的效果了。我看到有一些药厂他们之前做的研发,已经开始可以做license out,什么意思?把他的研究授权出去,卖给海外的大厂,或者卖给国内其他的厂家,就可以收这个授权费了。
然后包括疫情之后,整个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都有逐渐恢复,所以其实医药的基本面在修复,包括它的估值本身已经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再加上反腐这个事情前段时间也已经跌的挺多,所以我觉得再往下大幅*跌的概率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也很难马上就起来。里面的一些领域的结构是可以的,就像我刚才说的,药房、医药流通、医疗服务、创新药生物医药,受反腐的影响比较小。
7、现在科创板里面半导体占比比较大,对这个行业怎么看,对科创板100的影响如何?
答:我对这个行业就是爱的深沉,我给大家说一说国泰的产品线,我们2019年6月12号上市了芯片ETF(512760),这个产品上市就赶在了上一轮半导体产业周期起来的这个起点上,所以给投资者创造了非常好的收益。
我们今年的7月27号上市了半导体设备材料ETF,后来因为名字太长了,我们就改名叫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然后,最近又上报了一个集成电路ETF。
所以,大家看我们的产品布局就能发现,我们真的对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爱的深沉。
其实我们认为目前的话,就是半导体产业的一个低点,然后它什么时候起来?很有可能是今年年底起来。现在大家觉得好像经济复苏力度比较差,有可能会推到明年年初。但是,它的基本面上触底差不多就是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吧,那二级市场上它会有一个提前的反应的。
比如说我刚才说2019年6月12号我们芯片ETF上市了,2019年的年中(中间)是上一轮芯片产业基本面的一个低点。那其实2019年年初的时候,芯片指数就已经开始有很好的表现了。所以,你会发现资本市场它会有个提前量的。我当然并不是说,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触底,然后这一轮它也一定就提前半年对吧?就刚好卡的那么好,这个咱们不能刻舟求剑。但是从概率上来说,我确实认同现在就是半导体芯片行业基本面上的一个低点。同时也是二级市场上的一个相对低点。
然后,芯片产业未来的空间我觉得是非常的大。我们可以看一下,只要世界它是信息化的,就一定离不开芯片,对不对。就连这个汽车,咱们传统的燃油车里面也是有很多芯片的,现在升级到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未来的智能汽车是紧密结合的,因为它是用电的,所以它会有智能化的前景。那它用到的芯片的数量相比以前燃油车就是几何倍的增长。然后新能源汽车只是其中的一小块需求,包括光伏这些都属于新能源的需求,它在整个芯片的传统需求里面的占比是不到20%的。
那还有什么行业对芯片有大量的需求?通信行业,我们的通信设备、通信终端,比如就是你的手机,这些在芯片的传统需求中的占比大概接近40%。然后还有计算机行业,比如说我们提到的这些工业互联网、3C的消费等等,都属于计算机行业。那计算机行业的需求的占比大概是30%左右。
目前阶段,整个芯片的传统需求是在往下走,我刚才说可能是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能够迎来基本面上的拐点。
但是现在也有新增的需求,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带来的这个需求的量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什么?大家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里面用到最多的芯片是GPU的芯片,GPU的芯片它主要是图像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并行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非常强。所以在人工智能里面它的用处非常大。
整个人工智能这块现在的需求占比单独拎出来,它是非常非常小的。它以前都是归在计算机的需求里边的。但是现在,它可能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新的需求增长点。是因为这一轮就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的技术兴起,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我觉得到明年年底的话,人工智能的芯片需求占比可能会到10%左右。为什么?open AI就是chatGPT的母公司他们有一个报告,说在目前阶段(还是AI训练的阶段)算力的需求是每3-4个月就会翻倍的,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个几何级的增长。那我再跟大家说一说,今年还是训练年,等到你真的应用了之后,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于全世界的使用者,到那个时候就是真正投入使用了之后,推理阶段的需求量又要比训练阶段的需求量更大。所以,人工智能的一个需求它是非常非常大的。
还有这两天不是信创、数据要素又来了嘛?那大家想一想,你数据要素也好,信创也好,是不是都要求底层的算力?那底层的算力能逃脱得了芯片的需求吗?
人工智能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中,算力卡脖子最厉害,算力里面什么卡脖子最厉害?是芯片卡脖子最厉害,芯片里面什么卡脖子最厉害的?设备和材料卡脖子最厉害。
所以,芯片行业的前景,我是非常看好的,而且,我们现在的先进制程是被限制的。我们现在还在重点突破28纳米,那除了28纳米之外还有什么,还有14纳米,7纳米,5纳米,3纳米,你还要不断的往前推进和突破的。所以它这个升级换代,以及它的需求前景是非常非常好的。
所以,芯片是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赛道,我自己的很多钱也投资在芯片里面。我觉得它对于科创板100未来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影响。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科创板100指数里面的占比,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36.2%,当然这里面不全是芯片。从行业占比来看,因为芯片是归属在电子行业里边的,科创板100指数里面电子行业占比是23%,还是挺高的。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