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用掌柜的角度讲述故事,孔乙己中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26 05:42:23

原创 龚珊珊 读者新语文

本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6min



文 |龚珊珊 //

导语:

小说的主要方式就是叙述,也就是讲故事。

既然要讲故事,就需要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的问题。比如由谁来讲故事,故事里发生的事是通过谁的眼睛看到的,或者是谁来想象的。他是故事里的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对故事中的其他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以上这些问题就决定了小说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叙述视角。那么,什么叫作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具体是指哪些角度?我们就从今天的文章中一窥究竟。

孔乙己用掌柜的角度讲述故事,孔乙己中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1)

01

什么是小说的叙述视角

所谓叙述视角,就是指根据写作目的,确定的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这是小说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叙述视角按照人称分,可分为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按照形态,又可以分为内视角和外视角。所谓内视角,即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外视角,则指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外。

在小说《孔乙己》中,很多人会认为这篇小说的叙述者就是小伙计。其实细心一点就会发现,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这就说明,叙述者应该是成年的“我”,是“我”用回忆的视角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而小伙计只是个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所以就属于第一人称的内视角。

今天,我们就以《孔乙己》为例,来聊一聊小说的叙述视角。

孔乙己用掌柜的角度讲述故事,孔乙己中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2)

02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

首先,从内容上看。小伙计活动的地点是在酒店之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站在柜台里“温酒”,所以小伙计的视角会受到限制,而整部小说的情节设定也是从小伙计视角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选择和舍弃的。

从情节上看,孔乙己的故事可以梳理为以下几点;一、交代了酒店的环境;二、关于小伙计的介绍;三、多处描写了孔乙己的外貌和性格,有前后不同变化的细致描写;四、孔乙己偷书后被打;五、众人对孔乙己的评头论足;六、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几种写法;七、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八、孔乙己最后一次去酒店的情形。

你发现了吗?这几件事是不是都是通过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的呢?大家想一想,如果小说采用孔乙己的视角,酒店环境和人物都可以保留,但在情节的铺设和详略的安排上就会有不同。就无法将主人公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来展现他的悲剧命运。

像孔乙己如此自视清高的“读书人”,他定不会自揭其短,所以若以孔乙己的视角来写,那偷书被打以及被丁举人打断腿的事,和最后一次喝酒的情形就会被改写,小说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审视与主观评价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知识分子的观察与评价之间的对立和反差就无法体现出来,小说主题也就无法被深刻凸显。

孔乙己用掌柜的角度讲述故事,孔乙己中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3)

03

《孔乙己》中的其他叙述视角

那么,如果用短衣帮或者掌柜的视角叙述故事呢?这些人和孔乙己的交流,主要是以取乐、嘲笑为主。所以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应该就是孔乙己被吊打、被打断了腿的经历,被打的场面也许也会被他们添油加醋,加工得更为“生动”。

此外,如果以他们的视角来写,那短衣帮就不再是“被看”的对象了,小说本身的悲剧意味和深刻的内涵就无法被充分展现,小说对冷漠、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性也就减弱了。

小伙计是小这篇说的次要人物。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他所在的场合有利于观察孔乙己的所有言行,包括周围人的反映。小伙计眼中所见的孔乙己在外貌形象、言语性情上与短衣帮、掌柜所见并无不同,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却只有通过小伙计的视角才能观察的细致入微。比如:

“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在旁观者的眼中,孔乙己只是个被嘲弄、讥讽的对象,他所谓的好品行,又有谁会去关注呢?恐怕只有酒店的小伙计了吧。

同时,短衣帮和掌柜也是小伙计观察的对象。短衣帮以嘲笑、挖苦孔乙己为乐,这些与孔乙己同为社会底层阶级的小人物,对孔乙己却被有半分同情,反而不断地揭开他的伤疤,以供他们取乐。他们无疑助推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而酒店的老板呢?对于被打断了腿,只能用手走路的孔乙己,他只是视而不见,只关心孔乙己能否还上账,还笑着问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这里的描写,也将掌柜无情、冷漠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出来。

孔乙己用掌柜的角度讲述故事,孔乙己中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4)

04

《孔乙己》中的其他叙述视角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小说的叙述视角,往往能体现出特定的情感、立场和认知程度。而小说中,“我”这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伙计,用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社会,要比其他人的观察更加客观和真实。将孩子眼中和成人眼中的世界进行对比,其反差性更加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的不同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读者的不同感受方式。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也可以今天所说的变换小说视角的办法来推荐理解,比较不同叙述视角带来的内容差异。

比如,哪些内容不能保留?哪些情节会随着视角的变化而由详写变成略写?主人公和次要人物的角色是否会发生转化?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加加深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感和态度。


作者简介

龚珊珊: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专家团队成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