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元宵节赏月的最佳时间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27 19:27:40

青海社火,像花儿等艺术形式一样,也是在高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一枝奇葩。它在延续过程中,糅合了青海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且独具高原特色的社火艺术,有舞龙、舞狮、高台、高跷等数十种表演形式,以及近百种脍炙人口的社火小调。这些表演形式和演唱小调在青海各民族中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年的正月,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各地的社火演出队沸沸扬扬、浩浩荡荡的,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宣染得异常热闹红火,使春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元宵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元宵节赏月的最佳时间(5)

赏花灯

说起正月十五,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逛花灯和过龙门吧~想必正月十五夜晚大家的主要活动是看花灯过龙门,早年间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们就行动起来,几乎是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到了元宵节之夜的夜晚,人们举烛掌灯,结伴而行。 特别是明清时期,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有时间的同学们可以去过龙门、看花灯~度过一个热闹、欢乐的元宵节!

跳茅火

还记得小时候~天黑时分,吃过晚饭,便迫不及待地找来稻草,在门前空地上沿一条直线间隔堆起十五个小草堆,点着火,然后人们排成队,依次从火堆上跨过,来回三趟。小孩跨不过去,就由大人抱着跨。三趟来回下来,通常是上气不接下气,火堆也快熄了。跨火堆也讲火候,跨早了火旺,跨不过去,甚至会烧着衣服或被烫着。来迟了,火焰将熄,烟大,熏得人睁不开眼,直咳嗽。尽管如此,小时候我们却乐此不疲,总希望元宵节早点来,天早点黑,以便展示自己闪转腾挪的功夫,现在想一想也是怀念不已。

元宵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元宵节赏月的最佳时间(6)

元宵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元宵节赏月的最佳时间(7)

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吃元宵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汤圆”、“汤团”。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惯,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所以就去团圆之意,借十五月圆之夜,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来源:夏都西宁

监制:刘幸海

责编:寇荣

编辑:冯丽晨、仲菁

元宵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元宵节赏月的最佳时间(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