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年前,刚步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我也跟大家一样,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这个科目很陌生。那个时候一直疑惑:
资产减值准备明明是资产减值准备,为什么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应该就是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才对。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既不是财务报表项目,也不是会计科目。它就如同一个大箩筐,包括了所有的资产减值性质备抵科目。在立信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中,我们能看到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如下这些屈指可数的项目:
在2013年财报(含2013年)以前,资产减值准备需要单独在财报附注中进行披露,2013年以后不再汇总披露。分到具体科目中进行文字描述,例如,申通快递2018财务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需要在财报附注中,增加文字描述“本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2,028,179.14元;本期收回或转回坏账准备金额844,921.93元”。
为什么现在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汇总披露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与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核算方法是不一样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这些可以计提也可以转回。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这些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将两种不同核算方法的项目放到一起进行披露,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会计科目,也是利润表项目。资产减值准备是时点数据,资产减值损失是时期数据,然而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具有如下的等式勾稽关系。
期末资产减值准备-期初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资产减值损失
具体原因,我们举个案例来说,大唐发电2018年财报已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披露,查看财报附注部分,相关数据汇总如下:
(1)应收账款中,本期计提坏账准备9,622,收回之前核销导致坏账准备减少92(应收账款核销会计处理,看我之前发的),合计金额9,530,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这块需要放在“信用减值损失”中进行披露;
(2)其他应收款中,本期计提坏账准备96,135,收回之前核销导致坏账准备减少7,合计金额96,128,这块也是需要放在“信用减值损失”中进行披露;
(3)存货中,本期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4,786,应为结转营业成本减少的跌价准备金额313,764,合计-313,764。这块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然后无论是原材料、库存商品最终都需要结转到营业成本,那个时候相应的跌价准备,需要在结转成本时,作为营业成本抵减项目,转入营业成本,而不是冲回资产减值损失。所以本期资产减值损失中列示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为4,786;
(4)固定资产中,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339,075,由于处置固定资产导致减值准备金额减少金额4,067。这块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带走的减值准备,不用冲减之前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而是被带到了“资产处置收益”中。所以本期资产减值损失中列示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339,075;
(5)在建工程中,期末减值准备金额152,851,期初减值准备金额61,491,本期计提的金额为91,360,全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6)商誉中,由于控股子公司河北马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机组被强制关停,导致之前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54,232,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大唐发电2018年财报中具体披露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