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1 00:01:09

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1)

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2)

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3)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的理解了巴金老先生曾在《复活》中扉页留言“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家》是巴金老先生写于1935年,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腐朽,生命不被重视,女性不被尊敬的黑暗大家庭。但与此同时,觉民觉慧等一大批先进青年不甘于旧社会的牢笼,敢于突破旧社会的束缚。所以这本书还是很值得青少年去看,可以帮青少年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观,辨别是非善恶。

在《家》中最让人喜爱的是三个新思想青年:他们是觉民,觉慧,琴。觉民喜爱姑妈的女儿琴,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有着共同的思想。却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圈套 ,觉民被祖父安排婚姻,他不能欺骗自己的真心,在弟弟觉慧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祖父,摆脱了安排了的婚姻。而琴作为先进青年不满足黑暗社会对女性的剥削,给予她更多力量来源的不只是新社会的曙光,更是她妈妈的开明理解。她可以从小不用缠足,缠足是对女性压榨的一大体现,从这就可以看出琴的妈妈对她深深的爱以及有一部分人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琴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孩,有主见有思想。所以她想进学堂想剪短发,想取得男女平等的权力 。她相信自己是勇敢的,她觉得自己可以抗争,但是当她母亲给她安排婚事的时候,她才知道这条几千年来无数女子鲜血眼泪修好的路,她自己终究是无法撼动。她们幻想着有人可以解放她们,到了最后,她们的希望破灭了,*哀嚎祈祷都换不来人们的同情心。琴是勇敢的,她热爱知识,向往平等,憧憬自由,她自己力量太单薄太渺小,导致希望一次次破灭。

觉民和琴的一段,真切地让我感受到,坚持不向黑暗的妥协可能会失望但努力过,终换得心安。他们为了自己的爱,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着。新时代的我们呢,更不可以向仅仅的一点困难屈服。愿我们年少有为。

再来说觉慧和鸣凤,封建社会*人不需要任何的刀枪舞棍,不需要战争,只需要让人心里防线坍塌崩溃,足以让人失去生的动力走向死亡。觉慧 在这个大家庭中是最叛逆的,他用新青年的眼光看这个世纪,无疑是最寂寞的,偌大的一个家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懂他,这个奉承腐朽的家是孤立他的,不管打牌还是投壶或者别的游戏,他再也不能像孩童时那样可以毫无顾忌的欢喜。他现在是新时代青年,有思想,准确的说是有先进思想,他再看当时一般的游戏,仿佛旧社会的傀儡。他是青年,他不是愚人。他要把幸福争取过来。觉慧迫切的想逃离这个令他喘不过气来的家庭和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游历。

这使我想到了鸣凤,无疑,鸣凤是非常喜欢觉慧的,但她只是一个大家族的奴隶。老爷要把鸣凤许给冯大老爷做妾。“周氏这时很同情鸣凤,因为自己不能够帮助她感到痛苦,可是过不了一个钟头太太又把这个少女的事情忘在脑后。”她是一个妙龄少年女,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可人人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不给她一丝温暖,不给她一颗同情的心,甚至没有人来为她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她毫无怨言。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生生地关住了她,给她留下了那么一条堕落的路。觉慧不愿意救她,因为他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她将自己沉入湖底,整个花园都低声哭了。她欣喜的人儿并未救她于水火,她小心翼翼地伺候并未换来任何一个人的同情,她渴望一方寸土可以让她好好踏踏实实活着,可是封建的制度终究化成了一把利刃扼住了她的命运。

觉慧深受新思想影响,坚决反对“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蔑视等级制度与丫头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支持觉民逃婚,大胆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灾等邪说,最后义无反顾地从封建大家庭出走。觉慧和鸣凤让我最欣赏的是他们不接受被安排了的命运,不惜一切反抗自己无法忍受的人生。我们呢?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怎样活出自己呢,也许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安排了他们认为安逸的人生,但是这是我们自己吗,这是我们青春样子吗?我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过自己的青春,同时我们遇到自己认为不对的,就不必要奉承不必要去信奉。

再来说觉新和李瑞珏和梅。觉新是一个长期受封建教育迫害,但渴望着幸福生活,同情自己渴望新思潮却又甘于堕落,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具有复杂丰富的性格内涵。觉新少年时期喜爱着梅,梅可以安慰他理解他,可是他却不敢反抗,只能做一个傀儡,原作中“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是他们睁开眼睛看清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这正像是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尸体腐烂一样”觉新明白却不敢反抗只能痛苦软弱,而梅也因他的软弱抑郁而亡。正是他的软弱也导致了瑞的死亡。

觉新和瑞和梅,让我看到了一个心口不一的剪影,也触动我,让我明白了把自己心坎的话说出来,不关任何的事就在于自己有没有这个勇气去争取,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最重要,做自己听从内心,敢于反抗,心表如一。

《家》分析到这了,20世纪的我们究竟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我们应该有一颗透亮的心,不被蒙昧的双眼,以及张开双手拥抱新鲜事物的勇气。《家》是一个封建家庭的血泪史,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应该吸取每个时代的教训做一个合格的新青年。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告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