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防嗅探软件吗,嗅探软件哪个最准确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1 03:30:26

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亚金则表示,有一个所谓叫最小特权原则,就是说如果你不这么做,或者你把某一项你需要的权限给拿掉,或者你把你目前在后台做的某一个操作给拿掉,它不影响你App的正常功能,这个权限你实际上就不应该获取。

专家:获取技术在进步 信息保护在加码

有防嗅探软件吗,嗅探软件哪个最准确(9)

近年来,有关部门定期针对App违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曝光,针对App的各项隐私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规范。

有防嗅探软件吗,嗅探软件哪个最准确(10)

专家分析,因为获取成本高、法律风险大,短期内,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语音、上传的图片等隐私信息被收集。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表示,完全没必要用窃听这么复杂高级的手段,去针对某一个人的购物需求去做这样的事。造成精准推送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你的好友搜了一个商品,它可能知道你们是好友关系,可能就会给这些人都会推这样的信息,但是你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原因,好像被“窃听”了。

不过,专家也提醒,越来越多新的技术手段正在降低用户信息获取的成本和风险。今年,浙江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手机App甚至可以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手机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振动频率。这样的技术,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绕开隐私协议,合法地获取语音信息。

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亚金认为,一些厂商可以提出绕过隐私协议的一些机制,来继续访问用户的隐私行为,但是也不弹窗,也不会被发现,这个其实技术上的攻防是一直存在的。

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保护也一直在不断加强。去年12月,国家网信办出台《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强化用户的知情权和决定权。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表示,能够关闭这也是一种控制,广告太精准了,恐怕最后起到的效果不一定很好,这里面就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比如用户画像,不一定做一些直接的画像,比如可能这一群人喜欢足球、喜欢读书,这是一种爱好习惯,就用这种宽泛性的爱好习惯来代替对于个人的精准的需求。

信息来源:文汇报

编辑:孙诗佳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