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守底线的人物事例,关于守住底线的名人事例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02 13:59:4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曾说:“《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

《苔丝》讲述了美丽纯洁的苔丝不幸被杜伯维尔玷污,婚后惨遭丈夫克莱尔抛弃,后因*死杜伯维尔被处以绞刑的悲剧故事。

关于坚守底线的人物事例,关于守住底线的名人事例(1)

来源:豆瓣电影

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苔丝、杜伯维尔、克莱尔,都未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抛开时代因素,也与他们没能守住底线有关。

桶无底不装水,人无底则无品。

底线,是做人的根基,是退无可退的最后一道防线。

底线失守,人生崩溃;守住底线,才能守住人生。

关于坚守底线的人物事例,关于守住底线的名人事例(2)

不丢尊严,守住希望的底线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的家庭,家中还有6个年幼的弟妹。

酒鬼父亲突然被告知是古老贵族杜伯维尔的后裔,开始得意忘形。

夫妻俩决定让苔丝去一个富裕的本家攀亲戚,以期得到经济援助。

因此羊入虎口,苔丝不幸被浪荡公子杜伯维尔侵犯。

她毅然选择回家,生下一个婴儿,不久夭折。

两年后,苔丝外出到挤奶场打工,结识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儿·克莱尔。

两人深陷爱河,苔丝多次想把过去的不幸告诉克莱尔,但是始终无法开口。

她写了一封信塞进克莱尔的屋子,却塞进了地毯下面,克莱尔并没有看到。

新婚之夜,她的坦白换来了克莱尔的遗弃。克莱尔抛下她,远走巴西。

娘家已无安身之处,苔丝被迫再次外出打工。

穷困交加之际,杜伯维尔又来纠缠不休。苔丝写信向丈夫求救,却音讯全无。

这时父亲病故,家人流离失所,心灰意冷的苔丝只好回到恶人杜伯维尔身边,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苔丝曾被杜伯维尔侵犯,也并不爱他,但丈夫杳无音信,她又负担着家庭的重任,在绝望之中做出此举,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坚守底线的人物事例,关于守住底线的名人事例(3)

来源:豆瓣电影

她出于自尊,没有向克莱尔的父亲求助,却禁不住杜伯维尔的诱惑,丧失了更大的尊严。

她万念俱灰,看似是对恶人杜伯维尔的妥协,实质是绝望中的自我妥协。

不久,克莱尔归来,表达悔恨,请求复合。

苔丝心灰意冷,彻底崩溃,认为是杜伯维尔让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莱尔,便*死了罪魁祸首杜伯维尔,因此被处以绞刑。

若能守住希望的底线,再坚持一些时间,或许就会迎来生活的曙光。

对于苔丝来说,她没能守住希望的底线,最终走向了那个令人叹惋的结局;而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为了满足*,不惜丢掉尊严的底线。

为了华服珠宝,宁愿强颜欢笑,也不愿勤勤恳恳去奋斗;

为了官爵名利,甘愿卑躬屈膝,也不愿堂堂正正去努力。

明明是自愿放弃尊严,却抱怨现实太残酷,自己身不由己。

*人皆有之,满足*无可厚非,但是打破底线,牺牲尊严不是明智之举。

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越是处境艰难,越是诱惑巨大,越难经受住考验。

只有自强自立,不丢尊严,守住希望的底线,才能获得明媚的重生。

关于坚守底线的人物事例,关于守住底线的名人事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