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图一般三大部分(彩图):原料预处理、转化与分离阶段、获取最终产物阶段。
(2)流程中要分析“进” 、“出” 物质和仍然留在溶液中的离子等(否则可能漏掉副产品或干扰离子)。
(3)一般默认进入的物质过量,确保每一步目标元素利用率或转化率最高,产品产率最高,损失最小。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控制用量。
2.双线法分析:

3.四线法分析:
试剂线:为达到最终目的加入的物质,起到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的作用;
转化线:元素守恒—焙烧、溶浸、沉淀、煅烧、电解、结晶等;
除杂线:复分解沉淀、置换沉淀、氧化还原沉淀;加热产生气体等;
分离线:蒸发、结晶、过滤(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等。

六.局部分析—抓住关键,找准命题角度,做到步步为营
通过整体分析,弄清化学工艺流程图的主要目的之后,要按题设中的问题要求,再次回头仔细分析、研究化学工艺流程中与问题相关的局部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题设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此时,针对一些生涩的“化工术语”,可能会阻碍对试题的有效解读,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步骤性强的思维训练,明确快速有效的解题策略,哪些术语是不可或缺的哪些是迷惑眼球的。
(1)两个明确
①明确干扰设置的规律:对于陌生的干扰因素,通常是为了使整个化学工艺流程结构完整而设置的,在题设的问题中没有涉及或者不影响答题,此时可以跳过,跟着流程往下一步看,关注的重点应是其产物,对于陌生因素可以看前后流程的信息来大胆猜测。
②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分析:工艺流程题设中的问题顺序通常与流程图的流程顺序是一致的,且一个问题对应流程图的一个或依次相连的若干个环节,做题时只需找到所需回答的问题与流程图中相关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顺藤摸瓜”就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2)抓住关键,找准角度
①抓住关键词,流程图或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直接证据。
预处理阶段-研磨(或粉碎)、灼烧(或焙烧、煅烧)、浸出(水浸、酸浸、碱洗)、搅拌,
核心反应阶段-氧化(或还原)、除杂(加入(或多或正好)沉淀剂、调控溶液的pH或范围控制反应温度、加入保护气),
分离提纯阶段—结晶与过滤、洗涤与干燥、脱水(的各种不同方法),
后续阶段—滴定计算,转化率计算,产率计算,质量分数计算。
②找准角度,分析设问的角度对功底要求高,此时如果找准角度,就可以轻松的获得信息,明确答题方向。
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电化学)
控制反应条件(温度、催化剂、压强、原料配比、调节溶液的pH、选择溶剂、除杂、产品分离)
绿色化学(循环操作、环境保护、原子经济)
经济角度(原料的利用率高、提高产物的产率或产量、降低能耗)
安全生产(防止污染、爆炸、中毒等)。
七.落笔成句—构建模型,规范答题,获得最大收益
流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收益最大化,解决流程题同理,在分析完问题后,如何正确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此时针对性的“技巧”“套路”“模板”就必须拿出来了。
(1)获得收益最大化
工艺流程和其他问题不同,它的前后设问经常关联不大,前一问未作答,往往不会影响后面问题的作答。因此,在解答时,不会解答的问题要战略性的放弃,先把能得到的分数得到,对于之前未解决的问题,回过头来还是带着问题看信息来寻找答案。考试的时候,以得分为第一任务。
(2)大量训练,构建模型
①想到答案不要急于书写,要思考:答题角度,信息储备,建立模型
②积累各类实验操作的固定答题模式,明确答题的规矩和规则;
③注重文字、化学用语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力求做到答案层次分明,因果清晰。
八.见微知著-明知错误,提前预警,避免低级失误
①答非所问-审题不清,抓不住关键字词句,过滤掉关键答题要求,甚至指鹿为马;
②不遵守学科规范-不用化学原理分析,语言描述太随意,不会使用学科语言;
③基本功欠缺-乱用化学用语表述,书写极为不规范;
④答题毛糙-丢三落四,比如容量瓶不指明规格,物理量漏写计量单位,电子式遗漏孤对电子,方程式未配平、漏写反应条件、沉淀气体符号等。
九.命题训练-动手绘制流程图,体会出题人的意图
利用某含铬废液【含较低浓度浓度的Na2Cr2O7、Fe2(SO4)3】制备K2Cr2O7流程如下:
1.用NaOH溶液调pH至3.6,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
2.向滤液中加入Na2SO3,一定操作后分离出Na2SO4・10H2O;
3.将分离出Na2SO4・10H2O后的溶液调pH约为5,得到Cr(OH)3沉淀;
4.在KOH存在条件下,向Cr(OH)3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得到黄色溶液;
5.向黄色溶液中加入物质A后,溶液变为橙红色,一定操作后得到K2Cr2O7固体;
6.测定K2Cr2O7,固体的纯度。
建议设置的设问:
(1)原料的处理阶段时的条件控制
(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pH与沉淀溶解平衡结合的计算题
(4)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5)分离提纯操作
(6)纯度计算
十.典型工艺流程题
【2021全国乙卷26题】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的pH
2.2
3.5
9.5
12.4
沉淀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