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香港也曾经在1998年提出科技兴港,要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议在港兴建名为硅港(Silicon Harbour)的电子技术开发区。但这一项目却迟迟没能推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批地上话语权很低,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当时美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向香港的出口等。
没地皮、没生产设备,自然也就建不起任何科技园区了。加之2000年出现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承担金融职能较多的香港更加明显的感受到了相关波动,也留下了更深刻的阴影。
不得不说,香港的信息科技发展计划浮于表面,脱离产业发展核心。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却抓住了IT产业软硬件发展的核心,华为、腾讯等企业成长为全球顶级企业。
香港的IT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也没有开发出值得一提的软硬件产品,基本只是在本地小市场做一些不大的应用。此外,香港科技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也在向内地输出大量的科技型人才,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香港的科技土壤不具备开垦价值。
虽然香港也有一些科技园,但是这里的企业基本都打着“科技”的招牌,然而真正给“科技”二字背书的企业并没那么多。香港有很多本地的知名科技设备品牌,像外设领域的影驰、蓝宝石、映众、索泰显卡这些厂家的行政中心还在香港,但是其厂区已经迁至他处。再者香港资本也很保守,他们在传统行业大赚特赚,资本却不愿对科技行业投以更多关注。
所以说香港“没有”科技行业,全靠四大支柱产业,而且这些行业大多都是老牌资本把持垄断,这对于新一代港人不是富豪家庭的年轻人,也没有了多少机会翻身,来改变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