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0 09:15:42

交汇点讯 退圩还湖,向绿而生,太湖“水下森林”雏形初现;工程添绿,企业转型,“工业锈带”蝶变“生态秀带”;率先探路,铺设“绿堤”,为区域生态“守门”;规划“生态留白”,守护生物多样性……

9月20日-21日,记者走进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吴中消夏湾、张家港东沙化工区、太湖金墅港等地,一睹苏州生态共富的新图景。一路行来,所到之处,风光旖旎、生态秀美,一张张亮丽的“生态名片”就是解码守护绿水青山的“苏州实践”。

规划“生态留白”

守护生物多样性

金色稻浪随风荡漾,累累稻穗窸窣作响,白鹭翩翩绕田畴。初秋时节,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丰”景如画。

2019年1月,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被授牌国家湿地公园。园内河网密布,湿地多样,湖泊、稻田、沼泽区相互交错,还保留了160多栋传统农宅,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边缘,是一块难得的生态保留地。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1)

很难想象,这样一片生态休闲之地,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乡村转变而来。15年前,随着省级开发区的设立,花桥开始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秉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花桥决定将天福村及周边8平方公里土地保护起来。规划时的“生态留白”,“长”出了如今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昔日的农村,今日已经成为各类鸟儿天堂。数据显示,公园的湿地率由之前的41%增至64%,鸟类由53种增加到了208种。现有各类植物54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31种。

值得一提的是,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实施的《太湖流域700亩农田停留全中国10%的鸟种》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名单,成为苏州唯一入选的案例。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2)

从小村庄到公园、从耕地到湿地,天福村逆袭的背后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变化更多的,是村民越来越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环境好了,口袋也丰满了。”今年59岁的曹健康算了一笔账,“承包了湿地内32亩葡萄园,加上村里土地分红,我们家的收入超20万,日子越过越红火。”

昆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薇介绍,昆山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提升,截至去年底,昆山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至81.6%;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河道,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0%;新增、改造绿地达3123万平方米,建成生态廊道170公里,蓝天白云、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生态美景正徐徐展开。

铺设“绿堤”

为区域生态“守门”

太湖缥缈峰下,消夏江汩汩流淌,在划出一个“7”字后,向南而去,汇入太湖。这里三面环山,山上为经济林,优美的臂弯里拥抱着万亩良田,周边村庄密集。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3)

如何让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物尽可能减少对太湖的污染?苏州率先探路,面积达210公顷的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应运而生。

在消夏湾沿岸,有一处“神秘”的小房子。90后生态工程师冯桐正在小房子里盯着显示屏,监控水质和“湿地设备工况信息”,并实时进行系统调整、提供解决方案。

冯桐介绍,从消夏江旁小山上顺流而下的雨水和农村面源污水,经过生态缓冲塘、强化型垂直流湿地和清水回用廊道三次过滤,“由混变清”排入消夏江,其水质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通过控制源头和生态净化两个环节,实现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湿地宛如一条‘绿堤’为消夏湾的区域生态‘守门’”。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