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0 09:15:42

去年8月1日,《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实施,将吴中区金庭镇范围内27个太湖岛屿及太湖水域纳入保护范围。作为苏州首次、江苏首例为太湖岛屿专门立法,它为太湖生态岛的模样勾轮画廓,起笔这一幅“美美与共”的幸福画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性治理,每年可削减流入太湖的总氮8.7吨、总磷0.87吨。目前,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未来,这里还将打造万亩生态良田、缥缈有机经济林、南湾湿地水街、湖湾湿地带等生态新景点。

向绿而生

“水下森林”雏形初现

森林长在水下,是一幅怎样的景象?9月21日,记者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金墅港水源地生态修复项目进入为期两年的监测管护期,884亩“水下森林”初现雏形。在金墅港水源地水域,在岸上就能看到水中水草摇曳、鱼儿穿梭,仿佛走进了一幅生态水墨画中。

金墅港水源地是太湖饮用水源地之一。这里原是一片废弃的鱼塘,圩区内部水生植物多样性低,水生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净化能力偏弱。苏州高新区实施金墅港退圩还湖及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水草构建起一片“水下森林”,保护太湖水源地水质安全。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5)

项目首先对圩区内部进行基底改造,将湖水抽干后对原有土质进行了改良,改善营养贫乏的情况。再依据地形,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比如浅水区优选株型低矮、对强光的敏感性低的物种,圩区内部优选净化能力强的物种,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苏州高新区太湖办副主任陈邵鹏介绍,建设“水下森林”,选择的是太湖流域的本土草种,以马来眼子菜、狐尾藻、苦草和黑藻为主,有很强的净化水质作用。

这些沉水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可以在水中及水下垂直分布,形如“水下森林”,水面上可提供鸟类、水禽栖息,水中水底是鱼类、螺类、蚌类等底栖动物生存,形成完整的水生生物食物链。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6)

北太湖边,从向太湖进行“资源索取”,转变为退圩还湖,恢复生态给太湖以休养生息的空间,是生态优先理念的最佳注脚。如今,用一组数据展现“水下森林”的作用:水体透明度由治理前的10—20cm提高至40—60cm,水体水质稳定维持在地表水Ⅲ类。 “退圩还湖后水清岸绿,小时候常见的野鸟又飞回来了。”常年生活在太湖边的郁文明,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欣喜地说。

据介绍,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构建、水生植物种植、后续配套管护三大工程,“水下森林”为沉水植物恢复创造适宜条件,实现水生植物稳步恢复和自行演替,达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和自我稳定,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确保水源地持续稳定达到或超过Ⅲ类水标准。

事实上,金墅港退圩还湖项目只是高新区保护太湖众多行动中的一个。苏州高新区境内太湖水面约109平方公里,太湖岸线26.2公里,拥有大贡山、小贡山、小连山岛等岛屿和金墅港、上山两大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以及水文化传承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太湖治理成效,实现太湖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产业升级

“工业锈带”蝶变“生态秀带”

视线转到“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最美江湾、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构成了“碧水如兰”“见江亲水”的江湾生态画卷。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7)

如今的“生态秀带”,十年前还是一片工业码头。2019年,“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启动,将9公里生产岸线调整为生态岸线,构筑140万平方米滨江亲水景观带,解决市民“临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等问题。

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张家港在省内率先整建制关停距长江仅4公里的东沙化工园,每年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类污染物5300多吨。

在江苏绿普资源利用开发有限公司内的“3D打印车间”,记者看到了打印好的花坛、卫生间、核酸采样亭,这些小型建筑的原材料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

“与科研院校协同合作,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做成‘油墨’,通过3D打印的方式进行综合利用。还将钢渣用于海绵城市中的沥青道路建设。” 该公司经理朱哓彬告诉记者,落地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以来,企业变废为宝,每年消耗数十万吨钢渣,还创下2000多万元营收。

什么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布,(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