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含义,逻辑常见的四个含义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0 11:24:4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105/200天

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逻辑学首先需要研究的对象。

01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这种事物是什么”的回答。

在交流沟通中,说的内容都要双方都明确才行,不然就会理解不了对方说的意思,交流就是无效的。

比如我对你说:“你很棒!”

如果你不知道我说的“你”是你自己,而以为我说的是别人,认为我在夸别人,就领会不了我的意思。

02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指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非本质属性是指对该事物没有决定意义的事物。

(1)太阳: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持续释放能量。

(2)太阳:通常在白天发光、发亮的球体。

第一个说法反映了“太阳”的本质属性,释放能量;

第二个说法虽然从时间、亮度、形状等方面都进行了描述,但都是关于它非本质属性的描述,并没有反映出“太阳”之所以为“太阳”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能成为概念。

03

概念所反映的是一切能被思考的事物

自然现象:日、月、星、山、河、花、草

社会现象:商品、货币、制度、同学

精神现象:心理、意识、思想、感觉

虚幻现象:鬼、神、佛、上帝、仙女

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含义,逻辑常见的四个含义(1)

04

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人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感性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

感性认识是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一般都是非本质属性的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

05

概念和语词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语词是语言的细胞,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

概念和语词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概念要想存在并表达出来,就必须依赖语词。

脱离了语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没有组成概念的语词也无法交流。

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语词只是表达概念的声音和符号。

概念虽然需要语词来表达,但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疑问词等在内的虚词则不表达概念。

同一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词来表达,比如汉语的“妹妹”,可以用英语“sister”来表达,也可以用其他语种如德语、法语、俄语、日语来表达。

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概念。

语境因素包括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

比如一般说一个人是“好人”,指他有善心、宽厚待人、品行良好。

但如果男生追求女生,女生说他是个“好人”,则可能是间接拒绝,表明不合适。

游戏玩家间对话,可能会出现“李白”“张良”等名词,其实他们说的不是历史上的名人,而是游戏里的角色。

正确使用语词,可以准确表达概念;

错误使用语词,则会造成概念不清和逻辑思维的混乱。

要尽量了解语词,并明白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含义,规范使用语词,这样才能正确、清晰地表达概念。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文中内容引自《图解逻辑学》明道(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