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1 12:14:53

希望您订阅、点赞、转发、收藏,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三乌托邦”,谢谢您的支持。

★本文的【目标读者】

如果你自认为对“宏观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货币经济学”)已经有足够的认识,那么,本文你就不用看了(以免浪费时间)。

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熟悉,并且希望能对该领域有更【系统性】的了解,俺建议你直接去看《货币金融学》这本书。这是非常经典的教材,被欧美很多高校采用,其作者是“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本文聊的内容,此书中基本都有;而且书中的内容肯定比这篇博文更加详细、更加全面。

(注:本文后续章节凡是提到《货币金融学》,都是指此书的中译本第9版)

综上所述,本文的【目标读者】是——既对该领域不太懂,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看书的那些人。

★“货币经济学”是啥?

“货币经济学”也称作“货币银行学”,洋文叫做“monetary economics”。简而言之,这个学科专门研究【货币】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该领域的奠基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的代表作是同样大名鼎鼎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出版于1936年(大萧条之后不久)。此书的影响力之大,有时候直接被简称为“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由于“凯恩斯”的影响力,以他为代表形成了一个经济学流派——【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有时也称作“凯恩斯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在二战刚结束时,该流派在宏观经济学占据统治地位。

但“凯恩斯主义”一统江湖的时间没能持续太久。上世纪60年代,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首形成了【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与之分庭抗礼。

这两派的分歧在于: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两手抓(同时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而“货币主义”认为——只用“货币政策”就足够了。

除了这两个流派,上世纪后期还出现了很多其它流派,有些是为了弥补“凯恩斯主义”的不足,有些是为了弥补(凯恩斯之前的)“古典主义”的不足。

★货币政策 VS 财政政策

刚才介绍“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提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两个招数——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俺简单说明一下: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通常由某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主导。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货币工具”来影响本国的宏观经济。

具体如何操作,本文后续章节会聊到。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通常由某个国家的【财政部】主导。它可以通过“税收”、“政府投资”之类的手段来影响本国的宏观经济。

★货币

◇货币的【定义】

要谈“货币经济学”,当然要先界定“货币”这个概念啦。

一般人说到“货币”,首先想到的是“流通的货币”(简称“通货”),也就是“纸币/硬币”之类的玩意儿。但在“金融学”领域中提到“货币”,其范围会更广一些,除了“通货/currency”,还包括其它一些东西(比如:支票、储蓄存款...)。

在《货币金融学》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

货币是指,在产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的【功能】

主要有三大功能:

交易媒介

记账单位

价值储藏

上述几条都很好理解,俺就不解释了。

◇货币的【流动性】(liquidity)

刚才提到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也就是说——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转移。这就体现了货币的【流动性】。

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也不同。

(一般而言)现金的流动性最强,“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就比“现金”差一些,“定期存款”的流动性比“活期存款”更差一些。

◇货币总量(monetary aggregate)

为了统计某个国家中的货币总量,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差异,设定不同的术语。

而且不同的国家,定义的术语也不太一样;甚至同一个国家的央行,在不同时期也会调整相关术语的定义。

下面以“中美两国”举例——

中国的术语

以下术语由“人行”(中国人民银行)定义:

M0=流通的现金

M1=M0+可开支票的企业活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其它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在中国,M1 也称为“狭义货币”、M2 也称为“广义货币”)

美国的术语

以下术语由“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定义:

M1=流通的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它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

◇通胀 VS 通缩

首先,“通胀”与“通缩”就像硬币的两面——“通缩”可以理解为“通胀率为【负数】”。

关于“通货膨胀”这个话题,学术界历来有较大争议——对其“成因、测量方法、解决方法”,不同的经济学派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考虑到本文的篇幅,对这方面的争议,就不作深入介绍啦。俺只简单聊一下,在经济学界比较有【共识】的几个观点:

1. “通缩”(通货紧缩)比“通胀”更危险;

2. “恶性通胀”(很高的通胀率)也很危险;

3. “通胀率”并【不是】越低越好(也就是说,【不应】一味地追求“零通胀”)。

如果理解了上述三条,你就应该明白——把“通胀率”稳定地保持在某个低水平,是比较明智滴。

★利息 & 利率

◇为啥会有“利息”(interest)?

假设有如下两个选项让你选择:

选项1:立即拿到一万元

选项2:一年后拿到一万元

(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每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会倾向于【前者】。

为啥大伙儿都会倾向于【前者】?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人性】(也就是“心理学”)。

在面对【收益】时,人们更倾向于“确定性”,并尽可能地规避“随机性”;但在面对【损失】的时候则相反——更倾向于“随机性”,并尽可能地规避“确定性”。

“立即拿到一万元”,这是【确定】滴;而“一年后拿到一万元”则引入了【不确定性】(也就是上述所说的“随机性”)。

而“利息”就是为了补偿——因为【延迟获取】而导致的心理上的【不爽】。

◇利息的【时间】因素

前面提到了——“延迟获取收益”会让人不爽。延迟的时间跨度越大,不爽的程度就越明显。

所以,延迟的时间越长,就应该支付更多的利息。也就是说,利息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差】。

经济学大牛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在其代表作《资本与利息》中首次提出了“时差利息论”,指出了时间因素的关键性。

他的“时差利息论”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比较靠谱的利息理论。

上述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庞巴维克【之前】的经济学家建立的利息理论(对利息的解释)都是【不靠谱】滴。这其中也包括了马克思。

写到这里,忍不住插一句:

***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如今看来,全都非常【过时】;后世的很多牛逼经济学家,都曾指出其理论中的谬误,并建立了更完善的替代理论。

但在***国家,***那套【过时的】理论体系,依旧被奉为神明。

◇利率(interest rate)

由于“利息”与【时间】密切相关,当我们讨论“利率”,都是关联到某个【时间跨度】。比如“年利率”指的是“以年为计算利息的周期”。

◇单利(simple interest)

所谓的“单利”就是——本金是固定滴,每一期的利息也是固定滴。上一期的利息【不】作为下一期的本金。

比如“100元”的本金,利率“10%”,以“单利”的方式计算,每一期的利息都是“10元”。

◇复利(compound interest)

“复利”在中国民间俗称“利滚利”。它与“单利”不同之处在于——上一期的利息会作为下一期的本金。

比如“100元”的本金,利率“10%”,以“复利”的方式计算——

每1期:初始本金“100元”,利息“10元”;

每2期:本金变为“110元”,利息“11元”,;

每3期:本金变为“121元”,利息“12.1元”;

每4期:本金变为“133.1元”,利息“13.31元”

......

擅长数学的读者,立马会意识到——这就是【指数函数】。对上述“10% 的利率”,进行 n 次计息之后,其结果就是 1.1 的 n 次方。

(注:从本小节之后,凡是提到“利息”都是指【复利】)

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1)

(复利的示意图)

◇贴现(discount) & 现值(present value)

在刚才的举例中——100元本金,利率 10%,经过3次计息后共有“133.1元”。

如果把问题转换一下:同样是 10% 的利率,希望在3期之后得到“100元”,那么你应该投入多少【本金】?

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计算未来的收入在今天的价值】。在金融学中称之为【对未来的贴现】(discounting the future),相应的计算结果就是【现值】(present value)。

(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贴现率”也就是指“利率”)

◇名义利率 VS 实际利率

刚才对“利率”的讨论,是【不】考虑通胀(通货膨胀)因素滴。这种利率也称为【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如果考虑了通胀(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得出的利率则称为【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那么这两者有啥关系捏?经济学大牛“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指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这个方程式告诉大伙儿——如果“通胀率”超过了“名义利率”,那么你在银行中的存款实际上是在【衰减】滴!

★银行

(注:本章节所说的“银行”均指“商业银行”,以区别于其它类型的银行,比如“投资银行/投行”)

◇银行的【商业模式】

简而言之:

银行向某些客户提供存款服务并支付存款利息;向另一些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并索取贷款利息。

只要后者比前者更多,银行就获得了利润;反之,则亏损。

当然啦,上述只是简单的说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比如说:银行为了确保贷出去的款能收得回来,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抵押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

比如说:银行还可以投资各种证券,并获得相应的收益(注:很多国家规定——商业银行只能购买【债券】,而不能购买“股票”)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洋文叫做“balance sheet”。它是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要术语,被称为“四大报表”之一(另三个是“损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表”)。

“资产负债表”的公式是:

资产=负债+*权益

(注:“*权益”也可以理解为该经济实体的【净值】)

对于任何一家经济实体,都会有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银行也不例外。

为了直观地展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贴一张图(如下)。请注意:“储户的存款”相当于“银行的【负债】”。另外,图中标注红框框的,也就是银行的【净值】。

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2)

(2008年,美国所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银行的【准备金】

“准备金”是啥?

银行弄来的客户存款,【不能】全都贷出去,必须留下一定的比例,以满足(随时可能出现的)“客户提款”和“资金清算”。

这部分货币就叫做【准备金】(reserves)。

“准备金”的【形式】

一般而言,“准备金”有两种形式:

其一,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央行的帐上;

其二,以通货(现金)的形式存放在银行自家的金库中(vault cash)。

“准备金”的【比例】

一般而言,央行(中央银行)会明文规定一个准备金的比例,叫做【法定准备金比例】(required reserve ratio,简称 RRR)。

在这个比例【之内】的,叫做【法定准备金】(required reserves);

在这个比例【之外】,银行也可以自愿地留出一些货币作为准备金,这个叫做【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超额准备金”的【权衡】

“超额准备金”保留多大的比例,反应出某家银行对“风险/收益”的取舍。

由于“超额准备金”留在银行手中,无法创造利息。因此,“超额准备金”越多,资金利用率越低(资金闲置的成本)。

为了提升资金利用率,银行可以降低“超额准备金”的比例。但这个比例也【不是】越低越好。

如果“超额准备金”太低,万一碰到储户大额提款(存款外流),银行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能临时向“其它银行”借款(同业拆借)或向“央行”借款(贴现贷款)。而这种临时的借款,显然不是白给滴,要支付对方利息(借款成本)。

综上所述,“超额准备金”的比例,不论是太高还是太低,都会导致额外的成本。最好是处于某个【恰当的】平衡点——这就是经济学中经常提及的【均衡】。

◇为啥央行要规定“法定准备金”的比例?

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控制系统性风险

设想一下:如果央行不对“准备金的比例”作出硬性规定,而是让银行自行决定。由于银行的经营者总是【逐利】的,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资金利用率】,就会倾向于存放【更少的】准备金(因为“准备金”没有被拿去放贷,就没法生息)

如果每家银行这么干,就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其二,作为央行的调控工具

央行对“法定准备金比例”的规定,并【不是】固定滴,(需要时)可以进行【动态微调】。

于是这就成为央行手中的调控工具(参见本文后续章节关于“货币政策”的介绍)。

◇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 activity)

所谓的“表外业务”指的是——银行的某些商业活动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这些活动同样会给银行带来利润或亏损。

比如: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套利”,就属于“表外业务”。

★中央银行(央行)

◇央行是啥?

“央行”,英文叫做“central bank”。简而言之,“央行”是某个政治实体中【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上述所说的【政治实体】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

国家

地区(比如中国香港)

国家联盟(比如欧盟)

◇央行的必要性——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说到“央行的必要性”,估计很多读者会认为这是显然滴。但在近代史上,某些国家经历过【无央行】的时期,比如美国。下面以美国为例,说说“无央行”会有啥问题。

话说美国的“文化和国民性”包含了根深蒂固的【对中央政府的敌意】,这种敌意从建国(立宪)一直保持到现在(这种特质正好与咱们中国【相反】)。

1787年立宪时,美国开国元勋让“州政府”继续保留很大的权力,以制衡“联邦政府”。

体现在金融领域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1787~1863年),合众国的商业银行都是由各州的“银行委员会”颁发执照。在那段时间,某些人也曾经想过要搞“央行”,而且还搞了两次(分别是:“美利坚银行”和“美利坚第二银行”),结果两次都被废掉了——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公众担心:在金融领域出现一个独裁者。

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3)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图片来源:《货币金融学》第9版第12章)

那后来成立“美联储”又是啥原因?最大的原因在于——

“无央行”时期,一旦出现金融恐慌,商业银行的*会引发连锁反应(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风险】);

有了“央行”,可以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金融危机时,央行往银行系统注入资金(流动性),从而消除上述的【系统性风险】。

顺便说一下:

虽然美国最终还是搞了一个“央行”,但美国佬对“中央集权”的敌意【并未】消失。为了调和这两者的矛盾,“美联储”的体系结构采用了【高度分权】的设计(具体参见下图)。

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经济大国中,“美国的央行”是最特殊的。(在美国的体制中)美联储【不】隶属于“三权分立”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它自己内部又是高度分权的。

如果你理解了上述这点,就能明白——为啥从前年(2018)下半年到去年上半年,川普(在任总统)与美联储主席大打口水战,却依然拿他没办法。

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4)

(“美联储”的体系结构与分权机制,图片来源:《货币金融学》第9版第13章)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前面聊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与“商业银行”还不太一样,下面简单说一下“央行的表”。

资产负债

政府债券流通中的现金

贴现贷款银行系统的准备金

......

上面这张表是【简化】滴——只列出4个科目(这4个与后续的讨论有关)。实际情况会比“上表”复杂得多。

有时候你会在媒体中听到:央行在进行“缩表”或“扩表”,指的就是这个“表”。

为啥要强调“央行的表”捏?再次提醒大伙儿注意:“资产负债表”洋文叫做【balance sheet】。央行在日常运作时,必须确保“这个表”是【平衡】滴!因此,央行【不能】随随便便地“印钱”,要受到这张表的约束。

★央行的【目标】

前面俺已经聊过——央行可以充当“最后贷款人”。但这只是央行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在正常时期,央行也要肩负某些使命。

长话短说,(在日常运营中)央行需要控制如下几个比率,使之在期望的范围内波动:

利率

通胀率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汇率

有几点必须提醒大伙儿注意:

1. 这些比率虽然处于不同的维度,但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性(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矛盾的)

2. 不同国家的央行,这几个目标的优先级(权重)是不同滴。

3. 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央行,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几个目标的权重也会变化。

4.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比率,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下面会提到)。

◇利率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

)的概念。这玩意儿最早由经济学牛人“克努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提出。在他的代表作《利息与价格》中首次引入了这个概念。

此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首次把“价格理论”与“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另一个经济学大牛)哈耶克评价他:由于这个伟大的瑞典经济学家,才使直到19世纪末仍然隔离的两股思潮终于确定地融合起来。

何为【自然利率】捏?维克塞尔指出——

当资本的供应与资本的需求相平衡的时候的利率就是“自然利率”。

如果“实际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投资大于储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处于膨胀状态;

反之,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处于紧缩状态。

由于【自然利率】的存在,央行在控制利率的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以【自然利率】为参考系。如此就引出货币政策的三种风格/流派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所谓“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得“实际利率”低于“自然利率”。这会抑制“储蓄”并促进“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紧缩性货币政策

所谓“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与上述做法【相反】。

中性货币政策

除了“扩张”和“紧缩”,还有一种【中性】货币政策——让“实际利率”基本等同于“自然利率”。

请注意:

对这三种货币政策,上述只是作最简单的介绍,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增加货币供应”虽然可以“刺激经济”,但也可能会增加“通胀率”。当“通胀率”高到某个水平,就会有“恶性通胀”的风险。

◇经济增长率

前一个小节在谈“利率”的时候,已经把“经济增长率”顺便也说了。

◇通胀率

本文开头部分谈“货币总量”的时候,已经聊过“通胀”相关的争议/分歧。

因此,央行如何处理“通胀”相关的问题,取决于央行的负责人信奉宏观经济学的哪一个流派。

◇失业率

说到“失业”,很多人误以为“失业率越低越好”,其实不然。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的概念。指的是当“劳动力的供需达到【均衡】时”的失业率。

当经济学家在说【充分就业】的时候,并【不是】指“失业率为零”,而是指: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如果你觉得:上述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点抽象。俺再换一个更具体的阐述——

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人数+结构性失业人数)/劳动人口总数

所谓的“摩擦性失业”指的是——换工作(跳槽)的断档期。

所谓的“结构性失业”指的是——不同行业间的变动(朝阳行业的兴起、夕阳行业的衰退)导致的失业。

如果你理解了上述等式,自然能明白——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社会中,“自然失业率”【必定大于零】。

◇汇率

在本文开头已经说了:由于篇幅的限制,这篇【不】打算聊“国际金融”相关的话题。

俺考虑另写一篇,单独聊“国际金融”。到时候再来谈“央行如何干预汇率”这个话题。

★【货币供应】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央行可以【印钞】,但央行印的钞票如何进入流通领域捏?这就涉及到“货币供应”(Money Supply)的原理。

◇“货币供应”的三位一体

“货币供应”涉及的三个关键角色分别是:央行、商业银行、储户。

◇何为“基础货币”?

在聊“货币供应”的原理之前,要先解释一下“基础货币”的概念(洋文叫做“Monetary Base”,简称 MB)。

“基础货币”有时候也称作“货币量基数”。在“货币经济学”中,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

请大伙儿再去回顾一下前面章节提到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基础货币”正好对应于“负债”这一栏——所以它也称作【央行的货币负债】。

◇何为“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有时候也被称为“高能货币”。为啥说它“高能”捏?——因为“基础货币”的变化量(增减量)会导致“整个货币供应量”出现【N 倍】的改变。此处的 N 就被称作【货币乘数】(洋文叫做“Money Multiplier”,简称 MM)。

一般而言,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干预”,是通过对“基础货币的干预”来实施滴。由于“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央行对“基础货币的干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提醒一下:

在“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理论中有一个“投资乘数”的概念。“投资乘数”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与本小节所说的“货币乘数”是【两码事】,别搞混喽!

◇【理想情况】下的“货币乘数”

所谓的“理想情况”指的是如下前提:

前提1:每个商业银行都把“额外准备金”设为零(也就是,“实际准备金”正好等于“法定准备金”),此时银行的资金利用率最大化。

前提2:每个储户都【不】持有现金(所有的钱都存入银行)

为了计算方便,咱们假设某个国家的【法定准备金比率】是 10%;然后再假设——央行通过某种手段,让某个商业银行(以下称 B0)多出一笔100万的现金。

由于在这之前,B0 的“实际准备金”正好等于“法定准备金”。如今突然多了100万,这笔钱当然可以作为“额外准备金”。

(根据“前提1”)B0 为了让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会立即把这100万通过贷款贷出去。

(根据“前提2”)获得这笔贷款的客户不会把贷来的钱放在手上,浪费利息。他/她必然会把这笔钱花掉(用于购买商品)。

于是,销售商品的人会得到这笔钱,同样根据上述的“前提2”,此人会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简称 B1)。

现在,B1 获得了一笔100万的客户存款。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是 10%,B1 必须把这笔钱中的10万作为“法定准备金”,所以 B1 能够放贷的钱就只有90万。

然后,B1 会把这90万再放贷出去,再经过上述的循环,这90万会存入下一家银行(B2)。

此时,B2 必须留下9万作为“准备金”,只能放贷81万。

上述循环不断往复,最终你可以看到如下这么一个【递减的】等比数列:

银行存款增量贷款增量

B00100万

B1100万90万

B290万81万

B381万72.9万

.........

(注:上述的 B0、B1、B2、B3 ... 既可以是同一个银行,也可以是不同银行。不影响相关的讨论)

现在,请大伙儿再回忆一下中学数学——递减的无穷等比数列怎么【求和】?

想起来了吧?

(经过无数次累积后)“新增存款总量”与“新增贷款总量”正好都是1000万——也就是央行最开始给的那笔钱的【10倍】。

如果你数学不太好,没想明白为啥是“10倍”,俺提醒一下:10 正好是 10% 的倒数。

以上就是【理想情况】下的“货币乘数”——它等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倒数】,公式如下:

m=1/r

◇【实际情况】下的“货币乘数”

现在开始来说“实际情况”——当然啦,“实际情况”往往比“理想情况”复杂得多。

在“实际情况”下,前一个小节的两个前提将【不再】成立。也就是说——

1. 某些银行的“额外准备金”【不是】零

2. 储户【不一定】把所有的钱都存入银行(储户会持有一定量的现金)

为了处理这种复杂情况,就需要引入两个变量——

变量1:储户的“现金比率”(用 c 表示)

变量2:银行的“额外准备金比率”(用 e 表示)

引入上述两个变量后,经过一番数学推导,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金融学的货币定义,金融学中基础货币的含义(5)

上面这个就是:【实际情况】下计算“货币乘数”的公式。那些对数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货币金融学》第14章,有详细的推导过程。

◇“货币乘数”所蕴含的意义

对于数学比较好的同学,光看上述“货币乘数”的两个公式本身,就会意识到——(只要 c 和 e 都大于零)前者总是【大于】后者。也就是——理想的乘数 必定大于 实际的乘数。

那么,这背后的意义是啥捏?其关键在于——

当 c 大于零

此时储户手中持有一定量的【现金】,由于储户手中的现金【没有】进入银行系统参与“存贷循环”,因此就没能参与这个放大效应。

当 e 大于零

此时银行持有一定量的【额外保证金】,也没能参与“存贷循环”。

综上所述,任何【脱离】“存贷循环”的货币,都会拉低“货币乘数”的值。

★央行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理解了“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接下来介绍——央行如何改变“基础货币”的总量。

央行常见的手段有如下三种(央行三板斧):

◇手段1——公开市场操作

这是“央行三板斧”中最常见的一招,洋文叫做“Open Market Operation”,简称 OMO。

这玩意儿指的是:“央行”可以向“商业银行”买入或卖出一定规模的证券。如果是“买入”,称之为“公开市场购买”;反之,则称为“公开市场出售”。

公开市场购买

前面聊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时候提到了——银行通常会持有一定量的债券(国债、地方债)。

假设央行向某个商业银行购买了1000万的债券,央行会支付相应的货币给这家商业银行(再次提醒:“货币”不一定是现金)。

对“商业银行”而言,虽然它的账上少了价值1000万的债券,但多了1000万的货币,此时它的“资产负债表”依然是平衡滴。但差别在于,多出来的货币,成为该银行的准备金。如此一来,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就【增加】了。

如果该银行把这笔钱用于放贷,还可以引发“货币乘数效应”(其原理参见前一章节)。

公开市场出售

它是“公开市场购买”的【逆过程】,具体就不解释了(省点口水)。

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

前面说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债券。在实际操作时,通常会选用【国债】。原因至少包括:

首先,【国债】的流动性足够好;

其次,【国债】的盘子足够大,从而避免【冲击成本】(也就是说:即使央行 OMO 的量很大,也【不】至于引发该证券价格的剧烈波动)

中国央行的术语

“人民银行”使用了“正回购/逆回购”的术语(财经类报道时常会提到这几个术语)。

正回购——人民银行卖出证券(相当于“公开市场出售”,货币紧缩)

逆回购——人民银行买入证券(相当于“公开市场购买”,货币扩张)

◇手段2——法定准备金比率

前面介绍【货币乘数】时已经提到——“货币乘数”的倍数与【法定准备金比率】密切相关。

因此,如果央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大小,可以【非常显著地】影响“基础货币”的总量,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货币供应量。

◇手段3——贴现贷款

某个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向央行申请一笔【贴现贷款】(discount loans)。当然啦,这笔钱不是白拿滴,必须在短期内归还,并支付一个利息。此利息的利率被称为【央行贴现率】。

请注意:

这个词汇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美国佬称之为“discount rate”,某些西方国家称为“base rate”或“bank rate”。

在中国,同样容易产生分歧。有些金融相关的文章把“商业银行针对企业的贷款利率”称为“贴现率”;而把“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

为了避免分歧,本文后续章节都称之为【央行贴现率】。

对【央行】而言

央行通过【贴现贷款】把一笔钱贷给某商业银行,增加了该银行的“准备金总量”;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相当于增加“基础货币总量”。基于前面所说的“货币乘数效应”,这当然也成为央行操控“货币供应量”的杠杆。

对【商业银行】而言

商业银行通过【贴现贷款】获得一笔额外的货币,可以把这笔钱用于放贷。

在“商业银行”看来,“央行贴现率”相当于是从央行借钱的【成本】。因此,当商业银行拿这笔钱放贷时,“贷款利率”必定要【高于】“央行贴现率”。

所以,【央行贴现率】同时也成为商业银行设定自身利率的参考基准。

聊到这儿,你会发现——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钱的过程,非常类似于——“客户”向“商业银行”借钱的过程。所以,“央行”有时候被称作“银行的银行”。

◇上述“三板斧”的优缺点对比

主动性 VS 被动性

对【央行】而言——前两个手段是【主动】滴(由央行发起);第3个手段是【被动】滴(由商业银行发起)。

对央行而言,【主动】的手段当然更爽 :)

连续性 VS 间歇性

前两个手段虽然都是主动性的干预工具,但两者之间也有差别。

对于“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连续且频繁地进行;相比之下,“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常是【间歇性】滴(不能太频繁)——因为这个手段非常“凶猛”。

以中国央行为例,通常要几个月才会调一次。如果某个月连续调了两次(比如2010年11月),会让金融市场震精(精神上受到震动)。

所以,“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比率”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为啥“法定准备金比率”这个手段比较凶猛?

不论是“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贷款”都是通过调整(增/减)“基础货币”的数量,然后通过“货币乘数”放大,以影响更多的其它货币。

而“法定准备金比率”则不同——对它的调整,直接改变“货币乘数”本身。

◇补充说明:央行贴现率 VS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前面聊“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时候,提到过——如果某银行【临时】缺钱,可以找央行或其它银行借钱。找央行借,就是“央行贴现贷款”,其成本就是“央行贴现率”;找其它银行借,就是所谓的“同业拆借”,其成本是“同业拆借利率”。

“同业拆借”这种玩法之所以存在,原因之一是:其利率【低于】“央行贴现率”(如果它比“央行贴现率”还高,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同业拆借利率”应该是【小于等于】“央行贴现率”。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既然如此,银行都采用“同业拆借”,那“央行贴现率”是否会失去作用?

实际上还是有用滴。比如说:当央行【下调】“央行贴现率”的幅度如果够大,使之逼近了“同业拆借利率”,那么“同业拆借利率”也会跟着下调。

但是,央行如果【上调】“央行贴现率”,“同业拆借利率”【不一定】会跟着上调(具体取决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宽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