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贡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作用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5 09:42:25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 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系统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以及图表形式,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用信息,广泛应用企业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中。

相关概念:

  1. 固定成本: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财产保险、管理人员工资、取暖费、照明费等。
  2. 变动成本: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部加工费等。
  3. 混合成本:除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成本,它们因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关系。混合成本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半变动成本、阶梯式成本、延期变动成本。
  4. 边际贡献: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是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企业所作的贡献,他首先用来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有剩余才会形成利润,如果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则产生亏损。
  5. 边际贡献率:指边际贡献再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
  6. 保本点:(亦称盈亏临界点)是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保本量是保本点的销售量,保本额是保本点的销售额。
  7. 保利点: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预先制定的目标利润可以实现,而必须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

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的相关假设:

  1. 相关范围假设(基本)期间假设:无论变动性还是固定性,均在特定期间加以计量得到,业务量假设:无论变动性还是固定性,均是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分析的结果。
  2. 模型线性假设(具体):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变动成本总额线斜率即为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收入总额斜率为单价
  3. 产销平衡假设:生产数量等于销售数量。(以上假设的补充)
  4. 品种结构不变:生产多种产品时,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产销平衡假设的前提)

原理分析:

假设没有固定成本分析本量利:

边际贡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作用(1)

但是实际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没有固定成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存在固定成本时:

边际贡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作用(2)

【提示】销量N便是保本点销售量,即保本量,此时利润=0.超过保本点N,企业开始盈利。

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即 M-N 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

边际贡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作用(3)

边际贡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作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