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主要地理特征,潍坊的地理位置介绍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7 02:46:57

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别称鸢都,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总面积15859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78.0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935.15万人,城镇人口581.4万人,城镇化率62.18%。

位置境域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1]

地形地貌

潍坊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市辖区横跨鲁东、鲁西两个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3个结构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了区内构造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格局。

潍坊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大体上分为低地、平原及低山丘陵3个地貌区及18个地貌类型。[2]北临渤海莱州湾,南以淡咸水线为界,是由海相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叠次覆盖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在7米以下,面积2631.9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近代以来,海遇现象显著,由于海浪及潮汐的动力作用,堆积了大片海相地层,形成微向海岸倾斜的海积平原和沼泽地。层状结构明显,含有大量有机质及生物贝壳。

水文

潍坊市境内自西向东有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北胶莱河5条主要河流,均流入渤海,总控制面积10509平方千米,占潍坊市总面积的66.3%。[1]

气候

潍坊市主要地理特征,潍坊的地理位置介绍(1)

潍坊市风光

2018年(2018年1月—12月,下同)潍坊市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光照偏多。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2017.12—2018.2)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偏少,气候干旱;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充足,光照偏少,气候适宜;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充足,气候炎热,高温高湿;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充足。主要气象灾害为大风、冰雹和暴雨洪涝。总的来看,本年度降水资源充足,气象灾害影响较往年多。综合评价,潍坊市2018年天气气候条件在农业上属于平年。

2018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0.8℃,较上一年偏低0.5℃。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009.7毫米,较常年偏多408.2毫米,偏多68%,较上一年偏多396.5毫米,偏多65%,为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第二多值。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434.7小时,较常年偏多22.9小时,较上一年偏多16.6小时。

总的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异常偏多,光照充足。[1]

参考资料

1. [引用日期2020-02-13]

2. [引用日期2020-02-13]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功666777888、aditi朱娜、鹏鹏宝宝了呢、醋美沙朵美、899蓝天、悦琳无忧参与编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