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计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审计的对象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8 14:27:24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进行的。

审计的客体(对象):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审计的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审计的目的: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社会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的特征:独立性(1)机构独立(2)业务工作独立(3)经济独立

权威性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时期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宋代设立审计司,审计院。

1983年9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1995年1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目前世界上有160个国家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国家审计机构,其隶属关系大致分为:1,隶属于议会,隶属于立法机构,由议会直接授权,如: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这类型的审计机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二:隶属于政府即隶属于行政机构,由政府直接授权,如罗马尼亚,菲律宾等国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隶属于财政部,如瑞典,由财政部直接领导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生,内部审计是通过判断和评价其他管理的有效性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旨在审计会计,财务和其他业务活动的经营组织内部的一项独立的评价活动

内部审计国际上常采用的模式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直接由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这种设置方式下的内部审计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通过监事会向董事会或*代表大会汇报工作,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 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接受总经理的领导,并定期向总经理报告工作,可以代表总经理对下属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管理部门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四 内部审计隶属于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并向其汇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