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9 07:33:39

知识点

农作物种植的地理位置(农业区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远近、是否充足)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远近,大小)、交通政策劳动力科学技术等。

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1)

图1 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光照资源(日照时数)分布不均东南少,西北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①昼夜长短。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多;

②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会削弱太阳辐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

③天气。天气晴朗、少云,则日照时数较多;

④海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2)

图2 我国光照资源的分布


例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3)

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4)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

(2)高原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

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

(2)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落差大;太阳能

(3)黄河;长江;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精讲精析:(1)分析高原东南部、北部发展的农业类型。①高原东南部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并且河流密布,降水充足,水分条件好,因此适宜在河谷发展河谷农业;②高原北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因此适宜发展畜牧业,但过度放牧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2)分析高原东南部、北部的资源和能源。①从地形剖面图(图15)可以看出,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并且东南部的降水丰富(图14),河流径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②高原北部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并且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因此光照充足,因此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3)分析河流的分布。高原东南部分布着多条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其中图中的“三江源”指的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水源地生态系统,为高原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涵养水源。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纬度、降水条件,分析高原东南部和北部的热量、水分条件,进而分析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②根据地形、降水条件,分析高原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根据海拔、降水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天气晴朗。因此光照充足),分析高原北部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太阳能);③分析高原东南部的河流分布,并分析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我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如下所示,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

①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②两个名字的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

③内流河、外流河:不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黄河、长江等)。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我国农业资源分布图,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5)

图3 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