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包含的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包括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04 13:48:33

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可以分为生产类资产、营运资本、金融类资产、资本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五大类。下面我们一一讲解。

1.4.1生产类资产

1.4.1.1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

1)固定资产的规模

固定资产规模决定营业的收入天花板

营业收入=产能×产能利用率×价格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产能利用率及产品价格成正比,如果后两个参数没有大幅提升空间,那么提高营业收入只能堆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获取

A.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固

B.直接外购固定资产

C.获得标的公司控股权、制作合并报表时并进来的固定资产

(直接外购的固定资产可以被认为是建设期无限短的在建工程转固,所以A和B可以归为同一类)

对于A和B:

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必要的支出,涵盖设备价款、运输费、安装费和专业服务费用

对于C:

取得标的公司控制权分为同一控制股权合并和非同一控制股权合并。

前者指的是合并前双方受共同的最终方控制,主要包括集团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和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合并。后者指的是合并前双方没有关系,标的公司是独立第三方。

同一控制股权合并:并进来的资产按照在最终合并方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入账,基本没有调节空间。

非同一控制股权合并:并进来的资产需要重新资产价值,按照评估价值入账,与资产的原始账面价值及股权收购价格都无关。

3)折旧

固定资产必须折旧,折旧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个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折旧需要注意两点:

A.税务报表和会计报表对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减值和折旧期限的确认方式可能不一样,导致应纳税额不等于税前利润。

比如,税法只认成本价,不认可非同一控制股权合并下的公允价值重估,按照原始账面价值计算折旧。

比如,税法不认可资产减值,税务报表中计算折旧不能扣除减值金额。

比如,税法为了防止企业过度使用税盾的作用,往往规定不同类别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其可能长于会计折旧年限。

B.折旧期限是人为规定的,可能与实际可使用年限相去甚远。

比如,公司基于抵税目的,折旧年限往往大幅低于实际可使用年限,尤其是对于水电等超重资产行业,多计的折旧是隐藏的利润和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4)资产减值

如果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小于当前账面价值,则需要将账面价值一次性减值到现金流现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商誉等长期资产一经减值,不得冲回。

折旧和减值有两大区别:

A.折旧是资产的正常损耗,初始投资成本在这就期限内逐期分摊,而减值是非正常的,资产盈利能力低于预期时才会产生。

B.减值会减少资产未来的折旧,即将未来的亏损挪到现在,本期的利润挪到未来,利润并没有凭空消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