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交涉,最终,运营商全额退还了王女士手机增值业务费100块钱,而葛先生也拿到600多块钱退费,但是也只有这些年他缴纳手机增值业务费用的一半。
【隐蔽扣费背后的暴利生意 服务商与运营商绑定分成】
最近几年通信资费不断下调,但手机乱扣费依旧成为投诉的热点。对此,很多消费者心存疑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手机乱扣费肆虐横行?谁才是手机乱扣费的幕后黑手呢?日前,新华社记者到天津一家移动营业厅变更话费套餐,发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套餐开通了月租为10元"车友助理"的增值业务。运营商表示这项业务是电话营销中本人自愿办理,并有通话记录和录音为证。然而,当记者要求出示开通凭证即"电话录音"时,却遭遇运营商的种种"不配合"。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向消费者收取的车友助理包月费用,被服务商世纪恒通和中国移动按照协议进行分成,其中世纪恒通占40%,中国移动占到60%。据了解,2016年,世纪恒通"车友助理"业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月平均结算用户308.13万户,较2015年增长了402.64%,全年车友助理业务贡献营收1.4亿元。2017年1至6月,"车友助理"月平均结算用户297.68万户,实现收入6636万元。
对于隐形扣费乱象背后上亿元的利益绑定,中国移动至今没有给出相应回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线下营业厅开通业务,不仅需要验证身份证,在办理业务时还需要拍照。相比之下,电话营销、短信、网络推送等方式把一些验证手段给跳过了,成为手机乱扣费的主要手段。
【"被忽略的账单"亟需关注 对偷摸扣费监管不能缺位】
近年来,用户遭遇运营商这种鬼鬼祟祟的"影子服务"被扣话费并非个案,但是由于不易被发现、涉及金额小、维权成本高等因素,一直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市民吐槽:这种"薅羊毛"式的隐蔽扣费,实在是"暗箭"难防!
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由于市场上缺少第三方对运营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估,导致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三大运营商必须向消费者明确每一项业务开通的方法和渠道,用更加透明的机制来监管手机扣费。
最近几年,受"提速降费"政策的影响,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有所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运营商开始打擦边球,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法为消费者开通服务,以此提高营收和利润。要想从源头杜绝手机乱扣费现象的发生,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三大运营商的监管。对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专门发表评论:隐蔽扣费,不啻于朝用户口袋里掏钱。败露后却不承认,一再矫饰,大企业却耍小把戏。所涉金额虽小,但一旦累积,委实惊人,运营商日均净利数亿元,其中多少是隐蔽扣费?如此敛财,于理不通,于法不容。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