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杀的沮授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1 08:09:12


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两雄相争,最终以"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败逃结束。袁绍只顾得自己逃命,却把帐下最大谋士沮授丢下被曹操活捉。

早垂涎于沮授才华的曹操,打算收纳袁氏阵营中的这位第一谋士。没曾想沮授宁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斩*,惜才的曹操感叹:这个人如果早被我发现留下,得天下是很容易的事。

也许细心的人已发现,早在沮授被捉前,关羽就被曹操活捉了。同样不投降的关羽,却安然返回袁绍军营,回到了刘备身边。

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的沮授(1)

1、沮授之死和关羽之走

沮授被曹操捉住后,被押着见到曹操。两个人过去曾相识,曹操本想套套近乎,然后把这位谋士收入帐下。沮授却连声大呼,坚决不降。曹操也没难为沮授,好酒好肉款待,安排住所。安顿下来的沮授居然密谋逃奔袁绍,曹操只好把他*掉了。

很多人会想到关羽。在活捉沮授前,曹操同样活捉了关羽,白马一战关羽斩*袁绍大将颜良立功,被曹操推荐获封汉寿亭侯。关羽执意要走,曹操想尽办法挽留。最终,关羽前往袁绍军中投奔刘备,曹操以“各为其主”回绝了部下追*的建议。

捉了关羽可以放走,还不答应去追*;捉了沮授却不准走,还*掉。面对敌方阵营的一武一文两个人才,曹操为何做法完全不同?

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的沮授(2)

2、曹操捉沮授后说了些什么

对于沮授之死,有人大力赞扬,认为他忠心可嘉,是一身不事二主的代表人物,认为他可以与项羽的亚父范增相比,但显然这种说法有些一厢情愿。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沮授被捉后与曹操的一段对话——

曹操说:“袁本初实在没有什么谋略,拒不采用你的计策。现在天下战乱,江山未定,咱俩一起建功立业。”沮授答:“我的叔父、母亲、弟弟都在袁绍手里,小命在他手里攥着。曹公真要是看得起我,快点儿*我才是一大幸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最早是沮授发明的,袁绍没有采纳。围绕官渡之战,沮授还提出打持久战“不及三年可坐克也”,跟曹操对峙不打,不用3年可坐等胜利;进军黎阳时沮授建议按兵不动,消耗曹操粮草和战斗力。这些都没被袁绍采纳,大将颜良、文丑还相续战死。

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的沮授(3)

因此两人见面,曹操才说“本初无谋,不用君计”,向沮授发出加入自己阵营的邀请。而沮授官渡之战前,招集族人把家财分了,说此战袁军疲惫,将领骄横,“军之破败,在此举矣“。也就是说,沮授战前已抱定必死决心,唯一担心的是族人安危,并非不愿事二主,而是儿女情长。

3、曹操捉关羽后说了些什么

《三国演义》说关羽在曹营时斩颜良、诛文丑,立了大功,曹操感念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才答应放走他,并成就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惊天神技。过五关斩六将自然没有,诛文丑也没有,斩颜良是真的。而立了斩颜良大功后,曹操发现关羽没有久留之意,让张辽去打探一番。

见面后关羽叹口说:“我知道曹公待我情深义重。但刘备将军厚待于我,我和他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我不会留下,不过立功报答曹公后才会离去。”张辽转告曹操,曹操感念其忠义,又见关羽*了颜良,知道他一定要离开,就厚赏重赐。

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的沮授(4)

最终,关羽把曹操给的赏赐原样封存,去袁营投奔了刘备。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这是官渡之战首战,曹军明显处于劣势下取得胜利的功臣有两位:一是谋士荀攸,献计让袁绍分兵,使其失去兵力优势。二是关羽,出其不意在万马军中斩了颜良。

这样的大功曹操无疑心里有数,不惜重赏封侯,想留下这员猛将。而当时关羽远不似七淹水军、声振华夏时具有个人光环,远远称不上是名将。曹操感念其忠义,而关羽走时没拿一件封赏,做人做事留足余地,给了曹操一个圆满交代,曹操哪还有理由*关羽呢?

总结一下:

关羽立大功不要封赏,只拿走汉寿亭侯名头,反正你曹操又不给我发亭侯薪水,再说也是皇帝给我的,必须收下。而且关羽去找大哥,不是依附袁绍,不会象沮授那样搞阴谋诡计,万一有的被袁绍采纳,曹操可就真头大了。也许曹操想:关羽不过一介武夫,成全他的忠义美名吧。

曹操为什么射死沮授,曹操最不想*的沮授(5)

沮授被捉前就知道自己将死,家财散尽;被捉后申明想死的决心,原因是家族老小都在袁绍手里,深知袁绍为人的沮授已料算如果投降,家族将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所以,无论如何他要逃回去。这一逃跑的举动,又进一步表明只求速死的决心,曹操只好成全了他的心意,可以说是各得其所。

来源:人民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