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能力受什么因素影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途径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1 12:26:29

国家创新能力受什么因素影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途径(1)

要充分体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顺利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持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势在必行。现阶段制约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学研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基础性研究能力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新发展阶段,要通过加快构建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等,持续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

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首先,优化政府对科技资源组织和配置方式,更好地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研究兴趣转向现实产业需求。

其次,进一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设的新机制和共性技术研发提供的新形式,弥补创新链条的不足。组建更多高质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金融、财税政策等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给予支持,完善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联盟持续创新效率。

最后,打造更多高水平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好地组织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合作攻关。各级政府应加强前瞻谋划和统筹协调,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促进共性技术平台形成创新合力,更好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企业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重点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融通创新、共享创新。同时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重点要加强对创新能力强、引领示范作用大、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要重点建设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所联合展开基础性研究,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在顶层设计上将科技领军企业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和创新政策的总体设计,通过调整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财政与税收政策,以及建立由企业牵头的创新共同体等措施,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有力的动力驱动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首先,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平台。着力提升高校和社会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抓紧布局,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鼓励科学家围绕重要基础性研究课题开展长期、持续性研究,敢啃硬骨头,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努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创造新成果。

其次,进一步优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为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与特点,推动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探索支持非共识项目的机制。破除“四唯”倾向,建立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

最后,加快形成基础研究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加强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方式和力度。

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

推动企业基于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建相应研究开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促进现有企业实验室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实质性合作。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效衔接基础研究和应用需求,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企业发展对接融通,提高企业基础研发能力。同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市场需求技术开展创新活动,建立权责清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创新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及产业化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从源头上助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联合体,通过转让、并购、合作研发、参股、产权买断等方式,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其次,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规范技术交易市场运行,完善全国技术交易信息发布机制。

再次,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机制。鼓励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

推进开放性创新,借助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外国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的引进,鼓励它们与我国企业、高校及研发机构结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合作研发。

其次,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和全球创新网络,围绕国际产业链关键环节与重要节点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发。

最后,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鼓励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通过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和基础研究。

作者:杜传忠,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本文原载于人民论坛网2023年10月27刊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欢迎赐稿交流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