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战中,能否先发制人,往往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先人一步发现敌人并开始攻击,就有更大概率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那么,在二战中,一艘战舰拥有什么样的手段搜索、锁定敌舰的位置呢?
英国“标枪”号驱逐舰上正在用望远镜瞭望的军官
在人类漫长的海战历史中,最为重要且普遍的海上侦察手段就是肉眼观测。瞭望员站在军舰的最高处眺望远方,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寻敌舰的踪影。并且随着高性能望远镜的出现,瞭望员索敌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种传统的观测手段也影响到了战舰的设计,在高大的战列舰上,桅杆总是她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在桅杆的顶端,一般都布置了瞭望员的战位。
而在桅杆的基础上,各国战列舰又发展出了更加现代化的舰桥,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战列舰的塔式舰桥,在这些有十多层楼高的舰桥上,整合了航海、通信、瞭望、战斗指挥等大量复杂的职能部门。其中侦察瞭望是其中的重要部门,为了尽早发现敌舰,日本海军的战列舰都会将舰桥造的极高,便于舰桥上的瞭望员进行远距离观测,于是也就有了经典的“扶桑危楼高百尺”这样的梗来揶揄扶桑号战列舰由于过度追求舰桥高度,而导致整体外形看起来十分怪异。
1933年4月,在吴海军工厂中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扶桑”号战列舰,其前部舰桥多达14层,从水线到舰桥顶部高约43米
瞭望员用舰上的高倍率双目望远镜观测远方
不过,舰桥搭得再高,这种传统的观测方式终究是有极限的。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军舰瞭望员即使搭配高倍率光学器材,最远也只能望到20公里以外的舰船。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大口径舰炮的射程逐渐提升到了30-40公里,侦察距离已经无法匹配主炮的性能,如何进一步提升观测距离,成为了当时各国海军头疼的问题。
想要望得更远,就得借助航空器的力量了。在飞机出现之前,军舰上用于侦察的航空器是军用气球。当需要远距离观测时,搭载于军舰后部甲板的气球随之升空,坐在吊篮里的瞭望员用望远镜搜索远处的海面。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瞭望员的观测高度,扩大了侦察距离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