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氧解离曲线位置的主要因素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7 13:13:32

氧分可以溶解在血液中,也可以结合在血红蛋白中。氧含量指的就是单位体积血液在隔离空气下所含有的氧分。动脉内的氧含量即为动脉氧含量,静脉中的氧含量即为静脉氧含量。

首先,我们说一说结合在血红蛋白上的氧,它有一个明显的曲线特点,这个曲线称为氧离曲线。以氧分压为横坐标,以氧饱和度为纵坐标,就可以绘制出氧离曲线,这是一条S型曲线,这个曲线有几个特殊的节点:150mmHg的氧分压对应的饱和度为100%,100mmHg对应97%,60mmHg对应90%,40mmHg对应75%,27mmHg对应50%。在氧分压超过60mmHg的阶段,氧分压大幅度变化引起的氧饱和度变化很小,在氧分压小于60mmHg的时候,曲线呈现出陡峭阶段,氧分压的大幅度降低会引起氧饱和度的大幅度变化。肺泡处,氧分压高,处于平坦段;周围组织上,氧离曲线处于陡峭阶段。氧离曲线右移的时候,意味着在相同氧分压的时候,氧饱和度更低,也就是释放出来的氧分更多,这更有利于组织摄取氧,可见于温度升高、CO2升高、H 升高、DPG升高。而血红蛋白能够结合多少氧分?1g血红蛋白能够结合1.34ml氧。

下图:氧离曲线

论述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氧解离曲线位置的主要因素(1)

其次,溶解在血液当中的氧分,一般含量很少,通常来讲,100ml血液在100mmHg氧分压下会溶解0.31ml氧。

从上述阐述,可以推测出氧含量公式,具体为(ml/dl)=1.34*Hb(g/dl)*氧饱和度 0.0031*氧分压。

单有氧含量还不够,血液中的氧分还需要心输出量将其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一过程称为氧输送。氧输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氧含量,为二者的乘积,公式为:DO2(ml/min)=动脉氧含量(CaO2)(ml/dl)*CO(L/min)*10。

心输出量大概是5L/min,1L动脉血中通常含有200ml的氧,由此可算,氧输送大概是1000ml/min,也就是1L/min。动脉血经过组织代谢后成为静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都会降低。一般来说,静脉氧分压通常是40mmHg,对应的氧饱和度大概是70%-75%,静脉氧含量大概为150ml/L,经过和动脉相比,氧分降低了50ml,可计算出来氧消耗为25%左右。

在临床中,动静脉氧含量的差值体现出组织消耗的氧,这个差值是可以通过血气分析计算出来的,也即是Ca-vO2。在计算氧含量差值的同时,可以通过静动脉血气,计算出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也就是Pcv-aCO2,常称作GAP。

GAP是很好的流量指标,和心输出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Pcv-aCO2/Ca-vO2,常称作Ratio,就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和氧消耗量之间的比值,其本质反应的是机体的呼吸商。在无氧代谢的时候,只有CO2产生,却无O2的消耗,因此无氧代谢的时候Ratio增加,呼吸商可无限增大。同时,无限氧代谢会导致酸中毒,酸中毒之后CO2也会进一步增加。综合来讲,无氧代谢之后,Ratio会增加。如果明确无氧代谢,理论上讲,增加DO2会改善病情,对机体有益。如果Ratio正常,此时增加DO2可能不会产生益处。在此我们需要知道,Ratio计算中使用CO2含量会更加准确,但是公式复杂,目前主要通过CO2分压差来体现,也就是上述所说的GAP。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忽略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因为其影响因素太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讨论休克复苏中的“宁酸勿碱”。酸性环境下,相同氧分压对应的氧饱和度更低,氧分可以更好的从血红蛋白中解离,组织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氧分。但这是否意味着宁酸勿碱是对的呢?假如,患者计算的Ratio是正常范围,意味着增加DO2可能并不会产生益处,此时,是否还需要维持酸性环境来让血红蛋白多释放一些氧呢?或者说,即便是PH>7.15,在ratio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仍可以纠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