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k值有单位吗,生物中的k值受什么影响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17 12:21:26

作者:闫炎

金融界网1月22日消息本周,医药生物板块开启新一轮上涨攻势。

1月20日以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连续3天分别上涨2.85%、1.97%、3.69%,截至22日收盘报13070.22点,本周累计上涨7.79%。与此同时,板块内千亿市值企业达到15家,通策医疗、英科医疗首次“入圈”,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等龙头总市值均再创新高。

K型走势愈发明显

近日,诸多机构、专家预测,此次疫后复苏将呈现K型走势。简言之,可以概括为“好的将更好,差的将更差。”事实上,在A股市场,这种K型走势已经显现并愈发明显。2021年开年以来,二级市场异常火热,沪指时隔5年重返3600点,“机构抱团”、AH联动、龙头股价再创新高等热议不断。

就医药生物板块而言,仅15个交易日,CRO龙头药明康德总市值增加954亿元,首次冲破4000亿;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总市值增加634亿元,达到5813亿;眼科龙头爱尔眼科总市值增加239亿元,达到3326亿。其中,受业绩大幅预增影响,1月22日药明康德A、H股双双大涨(A股涨停,H股上涨12.27%),总市值单日增加341亿。此外,中药龙头云南白药年初以来总市值增加321亿,民营疫苗龙头智飞生物总市值增加257亿。

从整个板块来看,以2020年12月31日收盘计,总市值排在前50位的企业中,2021年初以来近80%的企业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与此同时,剔除ST之后总市值排在后50位的企中,有近70%的企业年初以来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2021年开年以来总市值增长超过百亿元的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

生物的k值有单位吗,生物中的k值受什么影响(1)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来源:巨灵财经

从上表可以看出,多数大市值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2021年开年以来继续上涨。而事实上,这种行业分化的行情在2020年表现已经很明显。剔除2020和2021年上市的新股和次新股,1月22日收盘总市值超千亿元的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2020年总市值增长超过2000亿,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智飞生物2020年总市值增长超过1500亿,其他企业中,除云南白药外2020年总市值增长均超过500亿。

截止1月22日千亿市值医药生物企业2020年总市值变化(2020年之前上市)

生物的k值有单位吗,生物中的k值受什么影响(2)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来源:巨灵财经

龙头为什么持续上涨?

说到龙头持续上涨,不得不提到近期热议的“机构抱团”,或者说“一致性预期”。流动性宽松的状态下,资金大量涌向股市,机构抢筹龙头。1月22日医药生物板块主力净流入TOP10中,主要为智飞生物、恒瑞医药、泰格医药、爱尔眼科、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云南白药等大市值龙头。

不可否认,流动性驱动是近期龙头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促使资金涌向龙头或者说龙头受到青睐的原因,业内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行业内部分化过程中龙头的确定性更高。医药生物本身是一个涵盖制药、器械、原料药、商业、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的行业,各细分领域发展阶段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创新药在集采、医保谈判等方面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叠加产业升级、政策鼓励,往往拥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和成长空间,与之相关的创新药产业链(CRO、CMO/CDMO等)景气度也大大提升。参照药品的发展轨迹,创新等综合实力较强企业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此外,自费项目,如医疗服务、品牌消费品等受政策影响较小。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行业内部分化愈发明显,而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凭借产品、成本、渠道、品牌等综合优势,竞争力进一步凸显,确定性更高。企业估值体系中对确定性的追求令行业龙头更受青睐。

二是对龙头未来突破的预期。从当下中国医药生物行业的整体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来看,创新药国际化和高端器械升级是大势所趋,当下中国医药生物产业与国际接轨已经越来越明显并且互动越来越频繁。未来,在国内医药生物企业中或有望诞生全球龙头。与此同时,在眼科、口腔、辅助生殖、医美等目前渗透率不高的赛道中或有望诞生全国性龙头。

高估值的龙头还能买吗?

机构抢筹龙头的行为合理吗?从目前的估值来看,医药生物板块,尤其是龙头已经不便宜了,还能买吗?

近日,森瑞投资创始人林存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了投资者对确定性的追求。另一方面,为对抗疫情全球也在大放水并有持续宽松的预期。流动性泛滥之下对确定性的追求,刺激了A股的核心资产抱团牛。而医药与消费作为确定性较强的板块,被资金青睐本身也具有合理性。

“我们不否认从历史的长度来看医药板块总体处于估值高位。但一方面,目前医药核心资产的估值并未过于离谱,经历一至两年消化后将回落至合理估值状态。另一方面,极度分化的市场下也有一些二三线票估值并不高。”

也有业内专家提示风险。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海内外的利差将吸引机构投资者对国内债券持续保有兴趣,中国的股市也会吸引资金进来。“当前大家都非常青睐蓝筹股或具有比较真实基本面的成长股,但这些股票的估值相对较昂贵,我们讲核心资产讲了好几年,终于今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价值重估,但重估后价格真不便宜了,大家需要小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