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舒刀
编辑|夜舒刀
前言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I-III-VI量子点(QDs)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生物应用和具有高显色指数(CRI > 90)的照明制备宽带发射的量子点材料,但与环境有毒的基于Cd的II-VI系硫属化物量子点相比,QD的发射特性和材料稳定性仍然较差。
因此,我们需要改进I-III-VI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s)并增强材料稳定性,以便将其应用于各种照明和生物应用中,迄今为止,I-III-VI量子点的最高记录PLQY,以在有机溶剂中分散的QD胶体溶液中超过90%。
但偶尔情况之下,我们所制备的I-III-VI量子点溶液,在QD粉末的转化过程和氧化物封装材料的后涂覆过程中,紫外光和热稳定性表现有限,无法足够稳定地应用于照明装置或生物应用。
我们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将钝化和层间效应等策略,引入到Cu-based I–III–VI族量子点的研究中,并通过表面修饰和封装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些量子点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这次研究,我们将重点研究基于Zr(i-PrO)4@Al2O3材料的钝化和层间效应,在绿色CuGaS2和红色CuInS2量子点上的应用,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策略对量子点性能的影响。
CIS/ZnS/Zr(iPrO)和CGS/ZnS/Zr(iPrO)QDs的合成我们为了合成CIS/ZnS量子点,需要先将0.125毫摩尔的CuI、0.5毫摩尔的In(ac)3、0.5毫升的DDT和5毫升的OLA加载到一个三口烧瓶中,预加载的前体化合物在室温下通过N2气体供应进行了15分钟的净化。
氮气净化后,我们再将0.2毫摩尔的硫溶解在2毫升的ODE中,并在140摄氏度下迅速注入到三口烧瓶中,反应持续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