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特性是什么综合改良措施,盐碱地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28 16:49:57

一,自然界盐碱地的几大成因

关于自然界盐碱地的成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1.由于地形的原因,有些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偏高;2.由于灌溉不当,比如河套地区,引用黄河水发展灌溉,但是只灌不排,使地下水位抬高了;3.气候因素,干燥导致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了;4.湖泊沿海地区,湖水海水干枯后,盐分留在了地表当中。

形成顽固盐碱地的一切原因最终都可归结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在土壤里有非常多的细微缝隙,它们类似于无数的直径小于一毫米的毛细管,毛细管现象将含盐的地下水拉升到地表,毛细管结构的作用可以将地下高盐含量的水拉升2米左右。之后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就这样留在了地表,时间一长越积越厚,在这种富集作用下就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地表盐碱。

然而,地下水本身也并非是盐水,只不过由于雨水淋溶土壤的作用,地下水普遍含有的矿物质盐分比较高,经过不断拉升到地表蒸发富集,就会导致地表形成盐碱地,贴近地表的高水位地下水则成为盐碱水。

二,盐碱地的种植优势

“盐这种物质与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生命的起源、进化史也与大海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那么,盐与生命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微妙的关系呢?我们可以自问,陆生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为什么都偏偏需要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植物与微生物是否也与盐这种普通却又神秘的物质息息相关、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对于盐的肥料价值,源自于一次偶然的发现。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大地震,地震带来的海啸引起大规模海水倒灌农田。专家普遍预测被海水淹没的农田将发生重度盐害,未来五到六年都不能耕种了。

然而比嘉照夫率领的团队坚持使用EM菌群继续在一片已经被重度盐渍化的海边水稻田里正常耕种(这片水稻田之前已经连续多年采用EM处理土壤进行有机种植)。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水稻在7月份下旬就已经恢复正常生长,9月上旬一片丰收,产量不减往年。农人们都感觉很吃惊。

由此,项目带头人比嘉照夫马上想到EM菌一定可以对盐分进行转化并提出了微生物存在原子转换力的理论。之后他带领的研究小组也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例如,在一片耕地里人为撒入几百公斤的食盐造成重度盐害之后,再采用EM技术进行黄瓜种植。结果正如比嘉照夫所料,虽然没有使用其他肥料,但黄瓜长势良好,产量和果品都非常出色。

对此,作者开始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出于好奇也做过相应的试验:在人为制造的重度盐碱土壤中引入有机质和EM菌群,然后种植小白菜、茄子、辣椒以及各种花卉(笔者当时拍有视频)。结果出乎意料,虽然眼睁睁看着这些植物就生长在盐窝窝里、碱窝窝里,可是植物就是没有遭受到各种盐碱害,根系发达、叶色油亮,苗期就正常生长,后来也顺利结果,生长势一直保持良好。这确实是超出常规土壤学常识的,但现象也的确就摆在那里。笔者也很吃惊,但也终于还是相信了。

近些年,在日本各地,受到比嘉照夫的启发,很多农人已经使用盐作为植物的肥料进行使用,甚至专门用来在耕地里撒盐的机器也被投入了使用。但这种做法笔者还是建议农人们不要轻易大规模尝试,因为只有保障以下两个要素才能真正确保作物不会遭受到盐害:A土壤中含有足量的可以涵养EM菌群的有机质;B土壤中定植有高浓度的、具备生物多样性的EM菌群。

不过,通过这一点笔者也感到很欣喜,如果盐分可以被微生物通过原子转化力变成多样化的元素肥料,那么,我们大面积的盐碱地岂不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盐碱地是天然的聚宝盆!”(本小节内容引用于我的有机农民技术培训头条号自媒体《阿泰自然农耕录》中《论开明用肥》一文)

三,几种传统、常用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1.沉水压盐碱法:当地下水位降低到两米以下后(设置较低的排水渠来降低地下水位,或通过抽水、排水设施的建设及使用),即便土壤具有优良的毛细管结构,其返盐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再加上地表雨水或灌溉的冲刷,只要不存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的剧烈的蒸发活动,则地表土壤就可以彻底实现洗盐和脱盐。

然而,倘若盐碱地的成因是由于附近河流或海洋太高了地下水位导致的,那么,这种沉水压盐碱的方法就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且成本很高,以河套地区典型的苏打盐碱地为例,其根本原因在于黄河的流经抬高了周边地下水位所致,人为的抽水排水毕竟抽不干整条黄河,这种盐碱地改良方式成本较高且一旦中断抽排水作业,很快盐碱就会反弹、打回原形。同样的道理,我国伟大的环渤海造田项目工程也无法采用沉水法(最终国家项目组大面积推广采用的是ETS微生物菌肥技术)。

2.大水漫灌压盐碱法:盐碱地最怕下中雨,下小雨只是地表湿润,没有接通地下水,不至于而后随着地表水蒸发把地下的盐水再次拉升上来,从而加重地表盐碱程度;如果是下特大暴雨,这种冲刷虽然接通了地下水,然而,却由于淡水量过大不但冲刷干净了地表土壤中的盐分同时也把地下盐水局部过分稀释了,而后虽然受到蒸发的拉力作用以及土壤毛细管的作用,地表会再次集盐、出现盐碱反弹,虽然也无法做到根治盐碱、然而短期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民间经常在盐碱耕地下过中雨之后马上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来压盐。

同样的原理,农民们常用的做法还有先将重度盐碱地改造成鱼塘养几年鱼,然后再开发作为耕地使用;在中轻度盐碱地种植水稻等水田作物或内蒙地区轻中度盐碱地盛行的种植水膜葵花的农法,一同此理。

3.以沙压盐碱法:所谓“沙压碱赛金板”的原理就在于沙子与表土混合之后,土壤缝隙增大,更加类似于团粒结构之间的大缝隙,破坏了旧有的毛细管结构,从而阻断了地下含盐水的毛细管拉力作用。

这种方式可以根治盐碱地或一次治理长期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然而,之所以推广不开其原因还是成本问题。关键在于沙子比重大,运输成本很高。

4.微生物有机肥治理盐碱法: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对于防除和根治盐碱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地表有机质的覆盖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地表水的蒸发拉力;B有机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形成的团粒结构可以有效打破土壤毛细管结构,阻断地下含盐水的蒸腾向上;C有机质在厌氧发酵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形成天然的酵素,属于酸性物质,可以有效中和土壤中现有的碱性成分;D有机质供养下的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有效生物性地防除各种盐害。

此法优点为可以根治盐碱地并且具有成本低廉以及促进土壤良好生态环境构建、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一次治理过后只要坚持耕地不弃耕并每年将全部秸秆尽数粉碎还田,即可实现长期甚至是半永久性的盐碱地治理效果。要想取得更好的产量和种植效果,还可以在结合秸秆还田的同时每年定期投入少量优质的微生物菌肥。

5.耐盐碱植物种植治理盐碱法:在新疆这个盐碱地博物馆,我国科学家行之有效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措施为:1.先在盐碱地中种植碱蓬这种真盐生植物,碱蓬具有吸盐碱的特性,而且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也可以作为餐桌上的菜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2.连续种植四年碱蓬后,每年每亩地可以被碱蓬吸走的盐量大概在431千克,四年之后,耕地的含盐量已经达到了普通作物的种植标准,这个时候科学家们会种植一年紫花苜蓿,培肥地力。3.种植完紫花苜蓿之后,就可以种植棉花、甜菜、油葵等耐碱经济作物了。

另外,朴门奠基人之一杰夫·罗顿在改造死海盐碱地的案例也很值得学习借鉴,他们先是努力收集雨水集中对某片目标区域进行大水漫灌,然后马上在春季高温来临前做好厚厚的覆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做了足足有半米的覆盖厚度。在温度较低、蒸发量不大的冬季采用大水漫灌的冲刷刚刚将地表土壤中的盐碱淋溶下去,马上就要保护好自己胜利的果实,坚决阻止地表水分蒸发从而防止地下盐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再次积聚于地表。(做厚厚的植物残体覆盖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即便是在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死海盐碱荒漠戈壁滩上面)。无疑,杰夫罗顿使用的大水漫灌盐碱地改良方式耗时可能只有几个月,但降低地表盐分含量的速度无疑是采用碱蓬生物吸盐的数倍(后者需要历时4年)。

因此,只要是在不缺水的盐碱地区,最高效的临时降低地表土壤含盐量的方式就是采取大水漫灌。从而为后续种植先锋作物、为地表积累有机质、根除盐碱地并将之改良成为沃土打好基础。

接着,杰夫罗顿将滴灌管道铺设在厚厚的覆盖层下面,种下能够固氮耐寒、耐盐碱的拓荒树种。它们可以遮阴、降低风量,从而进一步减缓地表水蒸发的速度,阻断联通着的地下水向地表继续返盐碱,并且可以把氮元素释放到土壤当中,具有肥土的作用(压盐碱与肥土工作同步进行,使得改良土壤的效率加倍,简直不能更加科学合理了!)

接着,他们混种下各种高大的具有遮阴能力并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树。一行无花果、一行番石榴、一行桑树,间隔混合栽植。还种了大量不是果树的树,比果树还要多,大多是可以固氮的、用来砍盖的支持性树种(这遭到了当地人的嗤笑)。接着,他们借着支持性树种生产的有机质在地表铺设了大量的覆盖层。

从此,土表总是能够维持潮湿,并且能够在覆盖层下面发现大量的土壤小动物甚至是蘑菇。这说明这片土地已经活了起来。地表的真菌分泌出一种蜡状物质将土壤中的盐分锁住、使之处于一种惰性状态。从而彻底解决了后续的盐碱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漂亮的利用生物来根治重度盐碱地成为沃土的案例。

此种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优点在于可以根治盐碱地、恢复盐碱地土壤的良好生态;然而,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盐碱地改良过程相对耗时较长、耽误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的时机,且覆盖操作也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成本(在各种种植成本中人工成本往往是最大的)。

6.不需要治理盐碱的盐碱地治理法:放弃使用盐碱土地本身,而仅仅利用其地表生态位的太阳能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设施条件下的基质栽培或无土栽培。

然而,利用亿万年生命进化历程中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合作,实行土壤种植,运用得当可以发挥出大自然种种的神奇,这是远非无土栽培技术所能比拟的。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和土壤活性酶毕竟只是人类的智慧,而前者则是大自然的智慧,人类的科学技术相比于宇宙的浩瀚真理而言简直是沧海一粟:恐怕人工之巧难比天工之妙。

四,我的盐碱地治理方向及阶段性成果

综上所述,在笔者综合研究了前人们的盐碱地治理方法之后,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走微生物有机肥治理盐碱地的路。

2021年7月中旬,笔者历时五年的盐碱地菌肥研究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终于取得了一点点阶段性的成果。下面向领导们详细报告一下我的两组试验。

A.模拟中重度盐碱地蔬菜花卉花盆栽种试验:

试验材料:茄子苗、辣椒苗、速生白菜籽、半枝莲、朱顶红等;高浓度微生物培养用微量元素母液、食盐等;元祖EM1号菌群及有机生活垃圾;库布齐沙漠纯沙。

实验过程:利用EM菌群和有机生活垃圾对纯沙进行土发酵处理;利用微量元素母液和食盐等人为创造高浓度盐碱环境(土壤碱性条件的营造由光和细菌消化氢离子引起,羟基处于被离子化的状态),模拟中重度盐碱地土壤;在这种土壤中栽种各种蔬菜花卉,观察生长效果。

实验现象:虽然各种植物明明就生长在盐窝窝里、碱窝窝里,但是并未表现出任何生长障碍或缺素现象,可以实现旺盛地生长。

实验结论: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有效微生物菌群,可以在有机质丰富的中重度盐碱土壤中有效保护植物的根系,使其无障碍地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果脆弱的普通花卉蔬菜可以正常生长,那么相对较耐盐碱的玉米、高粱、水稻、葵花等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就更没有问题。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母亲河米业西侧重度盐碱地玉米种子种植试验:

实验材料:甜玉米种子;降碱剂(有机酸 聚丙烯酰胺复配);优质有机物(米糠、豆饼、鱼骨粉等)扩配的元祖EM1号菌液;酵素炸弹数枚(优质有机质发酵后手工制作的酵素丸子);深井水;天然重度盐碱土壤。

试验过程:在同一地块划定出两片试验田(苏打盐碱地),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土壤均进行铁锨翻耕处理。试验组加入适量降碱剂后使用大水漫灌处理。待表水沉下之后灌入适量扩配菌液稀释液。对照组不做处理。3天后,分别在试验组与对照组田块中分别种植同种甜玉米种子。种下后统一浇灌适量深井水,等待发芽。

试验现象:若干天后,试验处理组九成以上种子出苗,叶色油绿并快速生长,无任何缺素现象或生长障碍。对照组种子全部烂在地里,没有一颗发芽,挖出查看已经腐烂、呈黑色。

实验结论:有机微生物菌肥配合降碱剂同时使用在处理重度盐碱地上的协同作用表现良好。有机酸既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碱,同时也可以作为植物及微生物菌群生长的碳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的使用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快速构建土壤团粒结构、直接打破土壤毛细管结构,从根本上抑制盐碱上返;微生物菌肥的使用进一步加速了土壤的团粒化进程,且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本身呈酸性,可以长期持续中和土壤中的碱;高渗透压下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具有吃盐的特性,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盐害并通过原子转化力将之转化成为植物的肥料。

以上即为笔者目前在菌肥方向的盐碱地改良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以上改良方法笔者还有诸多不满意之处,还有待继续优化,试验效果的大田应用及可重复性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改良成本还有待于进一步降低,直到农牧民朋友们能够花很低廉的价钱就可以改良自家大片盐碱土地为止。

以上就是作者对于盐碱地的成因及治理方式的相关漫谈。这只是抛砖引玉,聪明的你一定还有更好的想法和设计,欢迎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也感谢您的大力转发!

为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在植物种植、土壤改良方面,您还存在哪些困惑、关心哪些问题?对作者的写作有哪些建议?也请您留言在评论区,因为这将为作者今后的写作选题提供方向,我们可以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