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如何抓好网络舆情工作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4-29 01:29:51


所谓舆情管理的事前防范,即强化网络舆情管理的“治未病”理念,就是在舆情事件或风险还没有暴露出来之前的一种预见性防范管理。例如,7月中旬,某国有银行系统发生崩溃。对此,该行客服表示,本次系统异常情况持续10—20分钟,可能是由于系统升级造成。既然银行系统崩溃源于已知的系统升级,为何在进行系统升级时,内部未出台配套的应急防范预案?

再如,在7月下旬的河南暴雨灾害天气发生前,明明气象部门事前已进行了多次暴雨红色预警,但问题未引发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未组织实施覆盖广大市民群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导致暴雨天气中多个部门都在等待命令。本次洪灾最终导致300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因事前防范与灾后处置不力招致了空前的舆论质疑。

长期以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舆情管理的特点为“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侧重点在于事后的应对处置,而对于事前的防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导致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疲于应付、效果不佳。

强化舆情管理事前防范的五大路径

那么,各单位应如何有效强化舆情管理的事前防范呢?简要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观念转变是前提。要想重视舆情管理的事前防范,就必须要从全面提升领导层舆情素养、强化认知与观念转变为前提。具体来看,单位主要领导应该全面提升自身舆情素养,至少掌握网络舆情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舆情事件发酵、发展的周期过程,理解“关口前移”与舆论风险管理、舆评的必要性,以及全面落实“治未病”理念相关措施的可行性等。以此为基础,在单位的年度工作规划、战略规划以及核心价值观建设层面,加强“防患于未然”的基本理念。

第二,全面防范是根本。虽然本文主题为网络舆情管理的事前防范,但不能忽略网络舆情来源于线下的基本规律。以此为出发点,各单位应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各级政府机构做好便民服务、各类企业确保产品质量与优质服务等),有效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同时,强化对单位全员的舆情管理与防范相关制度宣贯,以增强基层员工参与事前防范管理的积极性。

第三,舆情风险管理是核心。潜在风险是直接与突发舆情事件关联的内在因素,因此可以说,常态情况下的舆情风险管理是事前防范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自身潜在舆情风险,各单位应该有细化的风险排查、风险识别、风险测定的基本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舆论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针对重大潜在风险,应制定舆情应对管理预案。另外,针对单位重大决策、专项活动等,还应建立量身定制的舆评机制,以提升决策、活动的舆论接受度,降低潜在舆论风险。

第四,强化制度是保障。在相关单位的舆情管理制度中,通过对防范意识的强化及对事前防范管理的细化要求,借助预警管理实现事前防范管理与事后应对处置的有效衔接,以及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基础上的绩效考核,都是有效提升舆情管理事前防范的全面制度保障。

第五,案例复盘演练是提升。在全面落实上述舆情管理事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各单位若能够对自身舆情案例,或者所在行业、所处系统近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案例复盘或实战演练,以此反推、强化事前的风险防范管理,这是提升相关单位事前防范的有效措施。


(来源:《网络舆情》2021年第45期;开启舆情资讯新服务,关注“网络舆情”公众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