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文字
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秦始皇治理天下时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各国的制度、风俗、语音、文字都不一样,想推行政令,其他六国的人看不懂,怎么办?
于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太史令胡毋(wú)敬对文字进行整理,三人分别写出了《仓颉篇》《爰(yuán)历篇》和《博学篇》,规范了文字书写格式。他们根据传统的秦国文字,进一步加以简化、调整,同时废除了那些形状各异的六国文字,最后推出了小篆(zhuàn)。《说文解字》中说:“篆,引书也。”这是一种笔画拖长、线条流畅的文字,就好像用笔“牵引”着书写出来的一样。
小篆作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面向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被大秦帝国不断推广、普及。对秦始皇来说,统一文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政策。对中华民族来说,统一的汉字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团结、凝聚。不要小看一个个小小的汉字,是它们铸成了我们几千年来未曾动摇的文化根基。
(选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
END
责任编辑:李会彦 | 责任校对:周春燕
审核:张呈炜 | 美编: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