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龙须沟》和《春华秋实》
老舍的《茶馆》看的顶有意思,人物多,但看的记忆深刻,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
但是总是觉得意犹未尽,就连忙看了另外的了两个故事,《龙须沟》和《春华秋实》。
怎么说呢?整体下来故事,《春华秋实》生活的人们比《龙须沟》的幸福,《龙须沟》的人们比《茶馆》中的幸福。
1
《龙须沟》主要讲述了北京龙须沟一个小杂院里的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
龙须沟是一条臭水沟,小杂院里住着四户人家。
王大妈和她的二女儿王二春,王大妈是一个五十岁的寡妇,吃苦耐劳,可是胆子小,思想旧。二春一心想离开臭水沟,嫁到别处去。
丁四爷以拉车卫生,因厌恶门外的臭水沟,工作不大起劲。丁四嫂心眼好,嘴强身子弱,手很伶俐,能做活挣钱。丁二嘎子和丁小妞是他们的孩子,丁小妞后来淹死在龙须沟。
程疯子原是相当好的曲艺艺人,因受压迫,不能登台,擅长数来宝,程娘子,会做活,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虽常骂程疯子,但却甘心养活他。
赵老头,无儿无女,为人正直好义,是个泥水匠。
他们都是靠卖力气,耍手艺为生,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他们的命运也随之起伏。
新中国成立前,经常受到国民党黑暗势力、流氓、恶霸的威胁与压榨,经常被以各种名义征税,生活在臭水沟旁,与苍蝇老鼠一起,环境恶劣,生活很凄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龙须沟进行整改,返修,住在龙须沟旁的人们如获新生。恶霸、流氓受到人民政府的惩治,沿岸的人们也过上了幸福日子。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老舍先生用《龙须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真实情况,也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的伟大实绩。
老舍先生的写法,像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时期,只要政府为人民,人民一定是可以力挺政府的。
比如说,近两年来的疫情,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哪一个公民不因生在中国而自豪。
这也让我想到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公民会与政府对抗的。
在现如今的社会,为何存在很多的与政府的纠纷,很大程度上,与某一项政策不符合当地的真实情况有关,有些人民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政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春华秋实》创作于1953年,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当时国内掀起了一场“反行贿、反偷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简称“五反”)的运动。
话剧《春华秋实》正是围绕这一运动展开的。该剧主要讲述了资本家丁翼平等在五反运动前,采用碎铁等不好的材料制造水车,造成农民的损失,他跟行业内的同行以及机关干部等一起违背良心,只顾个人利益,投机倒把。
在这个过程中,工厂中有坚持正义的梁师傅已经张乐仁工会主席等坚决反对偷工减料的工人,还有以马师傅,李定国等为代表的以丁翼平的命令唯命是从的人。
经过“五反”运动后,这些人接受批评、改过自新,从而转变,《春华秋实》就是对当时社会运动的一次逼真的记录。
其实看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现如今的社会,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呢?肯定是有的。
有些企业家只顾个人利益,以利益为最终目的,比如前些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近些年的恶“假口罩”实践,其本质与《春华秋实》里的故事差不多。
而里面的马师傅与李定国等人,现代企业中,不也照样有吗?
不是有一句话我们常说:“管那么干嘛,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每个企业的工人都是这种想法,那么企业还能存活多久。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我想在《春华秋实》中或许就有答案,就像张乐仁所说:“产品的规格要严,老板保证好材料,工人保证把活干好。”那么就不会任何问题。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料好和工人的活好缺一不可,反观我们很多企业,降本增效固然没错,但是若一味的追求强本增效,那么投机倒把的事很难避免不出现。
就如书中所说:“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尊重他自身的发展规律。”
企业也是一样的,降本增效得有个度,破坏了那个度,企业必然走向灭亡。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