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自爆,大腿深度烧伤事件曾经引发热议。某知名品牌手机曾经因为爆炸事件成为登机违禁品。如果深究手机爆炸事件的原因,除去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更换第三方电池的隐患要更大。
第三方电池怎么了?
劣质第三方电池为了提高容量并节省成本,会使用成本低的较薄的电池隔膜,这样就能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增加电池容量,但这也极易导致质量缺陷,发生电池短路导致爆炸。
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所有第三方配件,手机本身的设计缺陷也会导致电源控制失效,从而发生过充现象。官方手机出问题,会有类似汽车4S店召回的统一应急机制。第三方就没这个意识了,一般都是上门服务,买定离手,概不负责。
慎用快充是行业共识
工信部早就明文规定,要限制无线快充的功率上限,50W功率的快充已经是天花板。试想一下,一块4000毫安的电池不到20分钟就充满,如果它还存在设计缺陷,后果无法想象。正因如此,某手机厂商决定部分高端手机将警告并提示用户谨慎更换第三方电池,如果更换电池会限制充电速度。
同时,该厂商提示“本设备配备内置电池,只能由授权服务提供商更换,在别处更换电池可能会损坏本设备。使用未经授权的电池可能会导致电池膨胀、过热和漏液,还可能导致火灾或其他危险。请不要使用未经授权的电池。”
在行业追求高功率快充的时候,第三方电池的隐患也暴露了出来。手机企业并不是要垄断维修产业链,而是不愿意承担相关的风险。不过手机维修确实有利可图,估计很快更多的手机厂商会推出相应的限制更换第三方电池的政策。
原装电池怎么样?
手机厂商标配电池的耐久性还是不错的。某厂商的原厂电池使用一年半,有六百多次充电循环,原本4500mah,现在还有3811mah,电池容量还有85%左右。一般手机用到2年左右会衰减到3500mah左右。国家标准是循环400次之后能量保留60%,如果你打算长期使用某款手机,在购买之前可以比对一下电池的衰减数据。建议高端机型尽量不要使用第三方电池。第三方的电池循环400次之后能剩下80%就很不错了。国家标准是底线,不要相信第三方宣传的高于国家标准的鬼话。
【电池快充原理示意图】
手机厂商在整机出货前会对原装电池进行SOC(荷电)标定,也会对电池管理系统输入特定的充电策略。第三方电池的电量可以做到和原厂一致,但是电池的化学材料(编码荷电曲线)、电池的配方与制作工艺是无法拷贝的。因此第三电池达不到标准发生爆炸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结束语:苹果一直不敢涉足高功率快充的原因在于,电池安全事件曾经是手机厂商的阴影。在手机企业经历了急速扩张期之后,在线下店面完善售后服务是当务之急,对第三方电池的风险预警,只是一个开始。当下各家快充协议不一且互不通用,充电器都不能保证对号入座,换电池的时候更需要谨慎。
(775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