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不停地闪退,小程序链接打开闪退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18 08:24:22

慢,会影响用户体验,随着业务的发展,如果不关注性能问题,整个接口会朝熵增的方向恶化,可能会越来越慢。

一般重点关注 Top10 的慢路由,可以分析是长期慢,还是突发抓取的慢,结合 APM 链路分析,整个请求慢在哪,是依赖中间件慢还是请求路径过长抑或是存在其他慢风险。这部分依然可下钻到”NO5.路由详情分析“,”NO6.抓取分析“。

5、路由详情分析

小程序不停地闪退,小程序链接打开闪退(13)

这部分依然在做问答题,主要是围绕给定的 route_name 展开分析的。

6、抓取分析

小程序不停地闪退,小程序链接打开闪退(14)

抓取分析就比较简单了,判断 UA 和 ClientIP 访问占比,抓取一般特征是单个 UA 访问量突增,ClientIP 比较集中,结合 QPM 长期趋势,判断是正常访问还是抓取。

7、程序异常分析概览

为了更好的反映小程序的异常,会收集异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这里和前面类似了,就不展开分析了。

小程序不停地闪退,小程序链接打开闪退(15)

六、道阻且长, 思考从 1 到 n 的演化

做到这,小程序可观测性平台已经从 0 到 1 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要如何演化推进,还面临了很多困难。

1、如何验证?

可观测性平台是否能帮助异常定位呢,线上真实异常可以验证,但太被动了,能否主动模拟异常?如模拟抓取,或单个机器异常。这部分也是今年主要发力的地方,会通过混沌实验平台去辅助故障演练。

2、如何推广?

小程序面向的业务场景茫茫多,如何让工程师转变习惯去适应新的排障工具,也是一个难点。这部分除了培训分享以及持续迭代平台外,可以召集大家攻防演练,在实践中让大家快速掌握新工具,发现平台的不足一起共建。

3、如何横向迁移?

其实这次只是做了小程序端的可观测性,能否延伸到其他各端(触屏/PC/APP)呢?能否推广到中间件,能否推广到其他业务呢?试想一下,业务团队基于 MDD 达成共识后,工程师很多工作就能被量化了,比如优化了几个慢路由,降低了 p99 时延,先于用户发现问题,加速定位问题,是否提升了 UV 等等,都可被观测到。其次工程师可以主动发现一些问题,如上线后接口变慢了,到底慢在了哪里,是否存在慢 SQL 风险等等,就会主动去探寻风险点。

4、如何更快定位异常?

工程问题是需要数学建模,可观测性只是第一步,要想提效不能靠人脑经验分析,如何评估异常的显著差异及关联性,需要选择相应的算法,通过函数拟合建模分析。

5、如何优化用户体验?

数据分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路,可观测性反映的现象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排查思路可能也迥异。另外异常分析定位平台无法穷举所有的异常,就像患者病因溯源一样,很多分析场景具有跳跃性。平台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给出工程师常用排障按钮,就像超链接一样,让大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排查。后续分析这些行为,选择最短路径,固化到程序中,从而达到 AI 智能根因定位。

缩短 MTTR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起共勉,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小程序不停地闪退,小程序链接打开闪退(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