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的历史其实很早就有,在最叫的时候,叫连挺,那么什么是连挺呢?做什么用的?针对双节棍的历史另一种版本进行解读。当年,功夫巨星李小龙双目喷火,手中双截棍锐不可当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李小龙对中华武术及双节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武术是流传数千年的技击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无数流派。武术器械也同样如此。双节棍因其携带方便、攻防快,适合近身搏斗等特点,很快成为了流行风尚。由此而来的关于“双截棍到底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武器?还是从西域传来的舶来品?”之争论也随之甚嚣尘上。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双截棍的渊源究竟如何呢?
最早的双节棍——守城扫把“连挺”
在攻城战中,守军会相近一切办法将爬上城墙的敌兵打落,最常见的就是抛投石头和滚木,因此就产生了一种专门用来打落敌人的“连挺”。
何谓连挺?
连挺构造图
连挺是守城专用的连枷武器,在敌兵爬上城墙的时候能够有效将敌人打落。连挺是在一根长达数米的长柄上用铁链连接一根布满铁刺的狼牙棒,来回挥动就能有效*伤爬城敌兵。即便是敌兵身着头盔铠甲,连挺带来的伤害依然是致命的。《墨子·备城门》中说:“二步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意思是说守城时每二步(约两米五)即配备一个连梃,以其密集攻击来打击敌人。在春秋战国时代,连挺在攻城战中被频繁使用。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连挺,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女墙”,指城墙上的矮墙,即城蝶。意思是说当攻城的敌人沿梯攀登到接近城蝶时,守军居高临下,用连枷击打敌人。
连挺
双节棍可以算是连挺的缩小版,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上说:“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枷,以铁饰之,利于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所谓的铁链夹棒,就是双节棍的前身。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多使用这种连枷棒,他们将棒做得较短,梢节裹以铁皮,也有的装上尖刺,或直接以铁制作,跨马挥击,用于打击马下面步兵,靠马的冲力和高速挥舞的压力,一旦步兵中棒,足以击碎其头骨,威力很大。
农具——连枷
由一根近2米长的长柄(柄或竹或木)和一排50公分左右长的木条组成。柄与木排呈90度直角,中间靠一根木轴牵连。劳作时,农民挥动长柄,而木排借力发威拍打地上的农作物,使的是一股巧劲。连枷,主要用来拍打谷物、小麦、黄豆、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