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一家4口的冷战⑭》
爸爸妈妈与女儿达成了协议,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都有了一定的退让。
对于双方来讲,虽然都有些不情愿,但不退一步、不让这一把,怎么能“海阔天空”。
让女儿看电视,父母其实不情愿,在以前上学的时候,这些都是红线碰不得,女儿也曾埋怨一学期看不上一次电视。不过,这是常事。
删游戏,女儿也从内心不愿意,是不想放弃游戏,不想离开她所谓的群。但她不知道,如果没有疫情,她一直没机会玩手机,就学习打卡也是分秒计算。
但,既然“约法三章”,就要相互遵守,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都要遵规守章,虽然有一定的执行力。
孩子的执行力从哪里来?
家长的榜样是关键。
说好了在一起的时候不玩手机,一家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手机放得远远的,有短信尽量不回,更不看朋友圈、抖音。
说好了多陪孩子,爸爸把加班的工具带回家,每天尽量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
说好了一起看电视或打牌,妈妈饭好忙好了,就陪着女儿一起玩几把,有时还赢赢输输,发点红包。
女儿呢?
妈妈在机器人小度上设置了提醒时间,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练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午睡……
其实,制度的形成并不难,但执行起来能不能严格,这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成长品质。
让她开电视并不难,那关电视呢?会不会恋恋不舍?会不会极不情愿?会不会一拖再拖?
“好了,你可以看一会儿电视了。”每天8点半左右,妈妈的一句话,女儿飞奔地从房间跑出来,迅速地打开电视,调到自己喜欢的台,坐上沙发,那认真劲儿。
“只看一个小时啊。”这是约好的。
一个小时,对于女儿来说这是一天内时间过得最快的。
“还有5分钟啊。”妈妈提醒。
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仿佛要把5个小时电视的看回来。
时间过了,没有动的意思。妈妈开始催:“赶紧去洗澡。”
你看,表演来了:先慢慢坐起来,再慢慢站起来,然后伸个懒腰,再这摸摸、那儿挠,还假装与人说几句话,没有个十分八分完成不了。然后,慢吞吞地、一步三回头的走向卫生间,有时妈妈没关电视,还得伸出头来看上两三秒。始终不能严格执行,起床还得喊,喊上好几遍;睡觉也得催,催上好几次……但让爸爸妈妈略有安心的是,游戏的远离,不管心不是还惦念,但至少暂时不会沉迷。
这就是孩子与家长对执行力的理解与区别,其实能不能自律,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方圆”,遵守与不遵守自己的承诺,给予人的就是信任与否,现在是,将来更是。
那么,一个孩子的自律从哪里来?
从她开始爱这个世界,
从她开始喜欢自己,
从她开始认同一件事正确的打开方式。
她的自律就从心底油然升起了。
爸爸妈妈觉得,教育和教训都属于他律,他律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但不长久。
凡事总得有个过程。爸爸妈妈总是这样安慰着自己,而事实上这种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毕竟孩子也在长大。
爸爸妈妈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自律,当女儿有正能量的三观,当她懂得自尊自爱,当她了解这个世界顺理成章的运作方式,她自然而然就会自律。
敬请期待《疫情下,一家4口的冷战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