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浏览器如何被一步步“抛弃”?
纵观IE浏览器整个发展历程,IE浏览器逐渐没落有多方面的原因。
产品用户体验差,更新换代慢。从80后、90后开始熟悉的Windows XP时代开始,IE浏览器给人的印象始终就是漏洞多、安全性差、加载慢、网页加载容易出错等等。但无论系统版本和浏览器怎么更新,IE浏览器给用户的感受基本没有改变。
激烈的市场竞争,功能落后。IE浏览器被调侃最多的,莫过于“它的作用仅仅是用来下载其他的浏览器”。同期,当时市面上的其他浏览器都支持多标签,多平台云同步、浏览器拓展等诸多功能。
忽视多平台软件生态。IE浏览器更新到IE 9时就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而macOS、Linux等等都不支持。甚至在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之后,IE浏览器也没有考虑支持过移动端,这无疑让其失去更多抢占市场的机会。
IE浏览器停止服务后该怎么办?这样一款体验差,功能少的IE浏览器,在真正停止服务时,也会给一些用户来带不便。因为目前国内有一些政务、报考网站以及网银等,都还无法完全摆脱IE浏览器。
不过,目前并不需要当心在IE浏览器停止服务后,无法访问这些网站,因为目前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法。
Windows系统用户。在旧版本的Windows 10以及更早前的系统,届时系统中的IE浏览器应该还能继续使用;而在新版本的Win10以及最新的Win11上,系统内置的Edge浏览器中,就包含了“IE兼容模式”。
用户可以在浏览器设置中,找到“默认浏览器”选项,修改相应的设置,并手动添加需要利用IE兼容模式打开的网页,比如教资考试网站(需要根据所在省份具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