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倒觉得,虽然有了 10g 的额外重量,但也带来了最强的三摄系统,更好的屏幕、更大的电池、更出色的系统交互等等体验,这仍是一个选择题,而非对错题。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会毫无疑问的选择后者。
至于为什么舍弃了前两代“宽胖”的形态设计,Find N3 在屏幕显示比例方面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更高效、人性化、合理的大屏交互体验 —— 即全新 ColorOS 13.2 和带来的全景虚拟屏。
在接下来第三部分的系统体验篇,笔者会带来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第二环节,影像篇。
二、影像体验篇
Find N3 这次搭载了超光影三摄系统,延续了 Find X6 系列上那一套 OPPO 超光影图像引擎、自然色彩引擎、超清画质引擎。
硬件方面包括:
4800 万像素折叠像素广角、1/1.43 英寸、单像素尺寸 1.12um、光圈 F1.7、支持光学防抖、7P 镜组;
6400 万像素超光感潜望长焦、1/2 英寸、像素尺寸 0.7 um、光圈 F2.6、支持光学防抖、最近对焦距离 25cm;
4800 万像素高解析力超广角、1/2 英寸、像素尺寸 0.8um、光圈 F2.2、FOV 114° ;
前置摄像头:内屏 2000 万像素、外屏 3200 万像素。
从传感器尺寸来看,Find N3 的 1/1.43 英寸广角和顶级直屏旗舰的一英寸大底还有点差距,但是,OPPO 也给出说明了,不是不想给,是实在塞不进去了 —— 这是行业共有的难题,目前已发布的所有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传感器尺寸是 1/1.49 英寸。Find N3 的 1/1.43 英寸其实已经到达了当下的天花板水准。即便如此,摄像头模组也有着明显的凸起。
可想而知,如果塞进的是一英寸大底的话,那凸起部分直接就是一座小山丘了。
显然,在现有技术下,单纯地增加大底尺寸已经不是折叠屏做旗舰影像的最优选了。那么塞不进大底,又如何才能拥有和大底传感器一样的超高动态范围和感光能力呢?
OPPO 另辟蹊径的给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折叠像素技术。
在今年 9 月份的时候,OPPO 就正式官宣了这项来自索尼的技术 —— 拥有双层晶体管像素技术的 LYTIA 图像传感器。
简单来讲,“双层晶体管像素”的第一层为光电二极管,第二层为像素晶体管,两相配合可以捕捉更多光线,降低图像噪点,能避免在明亮和昏暗照明相结合的环境中(如背光环境)出现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问题,甚至在低光(如室内、夜间)环境中也能得到高质量、低噪点的图像。
颇有几分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据官方数据,在传感器面积约为一英寸传感器 IMX989 一半的前提下,Find N3 可在极限光比场景中实现其 120% 的动态范围。与同尺寸传感器相比,Find N3 也可实现高至 220% 的动态范围。和上一代 Find N2 相比,折叠像素传感器更为 Find N3 带来 20% 的感光能力提升以及高至 355% 的动态范围。
我们直接来看样张表现:
(注:上传样张均有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