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旺旺里,我会添加现实中的好友,我会经常偷偷翻看他们买了什么,给什么东西做了好评,并给自己种草,下一次我也会在他们消费过的店铺购买。
属于淘宝旺旺的时代,早已过去,但这个idea,不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来看看拼多多,它拥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资源:多年来,通过「砍价免费拿」等一系列社交游戏积累下来用户真实关系链。
这些帮用户砍过价、拆过红包、浇过水的朋友,可能会对用户的消费决策产生信任加成。
曾经,我的朋友听我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谈起拼多多,会来主动询问我:百亿补贴的产品是否靠谱,手机是否有假货?我会耐心与他们解释我的消费体验,因为他们信任我,所以他们也就信任了拼多多,直接下单去了。
只是,用户在微信里、在当面交流中,相互传播对拼多多的信任,效率是低下的,也是平台不可控的。
拼小圈,相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产物!拼多多要通过这个方法,继续对“五环内人群”下手~
有了拼小圈之后,我说服好友信任拼多多的路径,变短了,变轻了。
我也有一些对拼多多食品质量的顾虑,当看到好友在拼多多购买坚果、牛肉*记录之后,我会知道:拼多多的食品,是可以买的!至少他们试吃过的,我可以放心买~
当我发现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拼多多给孩子下单买玩具,并做五星好评之后,我心里也会种下一颗信任的种子:原来拼多多的玩具,是可以买给孩子用的,没有想象中的不安全。
3. 下一步,拼小圈的演化——从信任到带货?拼多多上线拼小圈,可以让更多用户相信:拼多多不等于低端,拼多多只是一种划算的生活方式,拼多多是可以信任的。
但是,我并不长期看好拼小圈里好友之间的带货效率,原因有二:
(1)拼小圈的好友添加机制,有天花板
把引导转化做到极致,也是会有用户不愿意添加好友的。
(2)好友带货,效率低
我们这些消费者,消费频次是有限的,也无法创造优质的可被消费的内容,所以带货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不一定能得到保障。
那么,下一步,怎么办呢?
MCN 机构的入驻,KOC、KOL 的引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MCN,全称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去看看淘宝老大哥,它在站内内容生态上,探索了很多年了,从 2016 年开始,就一直在不断演进,从最初的图文,到微店,到短视频,到直播……直到薇娅和李佳琦的横空出世,这一场内容生态的战役,算是打赢了!
业内人士称:以前站外引流,阿里靠的是引导淘客去腾讯系撸流量,引导品牌去微博等渠道花钱买广告流量。现在变成了,所有站外有流量的人,以微博的大网红、主持人、流量艺人为代表,主动入淘直播把站外流量送给淘宝。
电商平台,必须要构建站内的内容生态,因为不能把种草环节,都放到站外去,用户消费决策的上游,就是流量,需要抓在平台自己手里。
看下面这张图,快手直播、抖音直播 2019 年给淘宝带货达到千亿和百亿,淘宝直播自己给自己带货,两千亿!(预测)
所以,这个内容生态肯定是要大搞的。
拼多多的拼小圈,我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变成一个集合了好友动态和站内带货达人动态的信息流集合。
4. 持续看好拼多多,好戏才刚刚开始在克里斯坦森教授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里,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
当行业里的领军企业,放弃低端市场,往高毛利的市场迁徙的时候,被忽略的角落的战役已经悄悄打响,他们攻城略地,突然就长成了一头猛兽,并势必会去抢夺高端市场的份额。
- 高端市场价值网络良好的增长前景和更高的赢利能力,看上去总是要比当前价值网络更有吸引力,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在追求更高端客户的过程中,放弃了它们的现有客户(或者在现有客户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 小型新兴企业,它们正在做一些成熟企业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
- 尽管在技术、品牌、生产能力、管理经验、经销网络,以及单纯的现金数量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但人才济济的成熟企业的确在应对不符合其赢利模式的问题时举步维艰。
拼多多,就是一头突然成长的猛兽。让我们继续观看这一场精彩的战事,并作为用户参与其中。
好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然阿姨,*然阿姨的产品课,曾就职于鹅厂、搜狗、瓜子等公司,迄今8年互联网产品经理生涯。一起探讨职场、生活和读书吧。
本文由@然阿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