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fterBurner做实时性能检测发现,CPU的频率基本可以稳定在3.5Ghz以上,功耗可以偶尔在50-60W水平,基本也在45W状态。所以这里也插点题外话,所谓烤机看功耗,其实是极限状态下的反映,实际游戏很少有能吃到烤机测试那么满的,也就是实际表现会比烤机好一点。
而所谓散热表现,一方面需要豪华且设计合理的散热模组,另一方面需要看厂商调教。如果散热模组太薄弱或者设计不合理,那么硬件核心温度上升快且无法散出,高温会触发硬件本身的温度墙从而触发以保护硬件为目的的降频从而影响游戏体验。游戏中同一CPU对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PU主频的波动!
而为了避免这种冲到高频后陡然降频造成巨大落差的尴尬,许多厂商开始设置温度墙和功耗墙来“保护你的硬件不被过度损耗,提高设备稳定性“。这句话从积极上看确实如此,至少你不用担心这类产品因为高温过度损耗硬件。然而不能满血释放也是不能回避的。
有的媒体喜欢无脑吹搭载八代低压U的轻薄本”性能释放彻底“,事实上如果散热模组不够强大,核心温度烫成狗,只是调度上激进让他”烫死不降频“,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作为搭载雷电3的设备还可以理解,只要提供普通模式的切换那么偶尔冲一下还是很棒的。
如果只是一个4000元左右的轻薄本,为了这个所谓的性能释放你还要推荐大家买核显版,到底是有多么特殊的场景会对一个轻薄本那么高的性能需求而对GPU毫无需求呢?打着良心的旗号树立这样的伪需求,还不是被其风扇部位的高返修率打脸?
扯远了扯远了,所以散热,要么散热模组足够OK,那就是正常释放,至少非轻薄游戏本双烤六核i7 给45W还是要的。要么散热模组不OK就拉上更低功耗墙或者温度墙。虽然有些下策,不过至少也能保障硬件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