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个时候通过潜望式方案实现的超长焦还是一项被认为很有前景的手机技术,比如三星S21 Ultra就通过使用两颗长焦镜头,以及一枚一亿像素主摄带来了更高可用性的超长变焦效果。
与此同时,潜望式方案仍面临一些固有的弊病:比如镜头模组的成本高,光路结构复杂,装配加工困难,模组体积较大等。即便是解决了这些硬件层面的问题,混合变焦、防抖算法等软件和算法方面的调校也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
另一方面,手机由于小体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当高倍变焦在手机上变得越来越普遍时,也引发了对偷拍问题的质疑声音。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这种情况下,优质的超长焦相机实际上已经成了极少数机型“炫技”的手段,而不再是普遍选择,此前的拍月亮热潮也就渐渐冷淡下来。
可替代方案
致使厂商放弃超长焦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画质。当现在智能手机主摄传感器已经接近1英寸时,绝大多数的超长焦与潜望式镜头,还是几年前的小底水平,“小底”也意味着更少的进光量、更多的噪点,以及更糟糕的夜景表现。
但我们知道,长焦相机既需要更强的防抖设计,同时对传感器尺寸也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费力做出来的潜望式长焦,在同样的变焦倍率下可能还不如主摄放大裁切之后的效果。
如今在新型大底主摄、AI算法、计算光学等算力加持下,越来越多旗舰机也开始直接用主摄 算法实现“缩放变焦”效果,在3倍及5倍距离上都能拍出不错的细节。
不过我们并不是说长焦可以被一颗主摄取代,因为即使在等效焦距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镜头的光路特点决定了画面的视角与透视关系。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摄影师会根据不同的画面使用不同的镜头,这也是手机加入长焦镜头的真正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提到的很多手机,在取消超长焦的同时,还是保留了一颗等效50mm 左右的“人像镜头”,如果你日常更多拍摄的是2-3倍焦距上的人像,那么这些手机其实还是很能满足你的拍摄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