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spss分析的数据,spss做数据分析步骤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0-31 05:32:59

打开对话框右侧的【选项】功能,主要关注【统计量】框中的选项,这里我们想输出“均值和标准差”。

最后,单机确定,交给系统运行计算。

(三)解读统计分析结果

系统主要输出了两个统计结果:描述性统计量表和相关性表。

1. 描述性统计量

能做spss分析的数据,spss做数据分析步骤(5)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所分析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样本量。这个就大概看下就好,关键是相关性表

2. 相关性表

能做spss分析的数据,spss做数据分析步骤(6)

这里主要看红框里的值。从表中可以看到,住房使用面积和家庭月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393,呈现中度相关性,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即样本数据中的这个相关性在总体中一样有效。

定类变量和定距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在分析定类变量与定距变量的相关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相关比率来测量相关性程度。

相关比率,又称为eta平方系数,简写为E^2,是以一个定类变量X为自变量,以一个定距变量Y为因变量,根据自变量的每一个值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的均值。

由于相关比率计算过程中,有一个变量是定类变量,所以eta系数值(E)没有负数,取值范围为[0,1]。E^2具有消减误差比例的意义。

倘若所研究的是一个随机样本,要想将相关性结果推论总体,则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中的F检验判断是否可行。F检验的逻辑是通过计算各组总体中的均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总体中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各组总体的均值不全相等,则说明总体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实际上,对于严谨的研究来说,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前还应该要做方差齐性检验,因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要求各个类别的样本是随机且独立的,而且还要求各个总体的方差要相等。由于单因素方差和方差齐性检验有点复杂,这里我们就不做展开,后面再专门对方差分析进行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基于“休闲调查.sav”的数据进行实际案例操作。

研究问题: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的住房面积是否存在差异?

针对该研究问题,SPSS的分析操作如下过程。

(一)打开对话框,添加变量

操作路径:工具栏“分析”——比较均值——均值

能做spss分析的数据,spss做数据分析步骤(7)

能做spss分析的数据,spss做数据分析步骤(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