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字越练越丑,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丑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1 22:04:04

文/大悔忆智冰

今天早上看了一个讲书法结构总原理的视频,感到讲得太好了,遂发评道:“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比喻输入智慧,让人得到启发和感悟。

我为什么给那样的好评?因为该视频讲,美即秩序,字要美,就应该讲秩序,熟练之后,方有突破。

我认为这就是一些人从未练字,下笔却很好看,一些人不管怎样练,就是不好看的根本原因。

有的人讲秩序,有的人则基因和个性都不讲秩序甚至反秩序。

而书法的秩序如整齐、匀称等和他们的天性不合。

那么,为什么有些所谓“丑书”却有着艺术之美呢?

那是进入了更深刻更高级的秩序。

古代就有“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说法。

这说法是高深的秩序,合乎辩证规律。

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东坡又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他为什么能这么潇洒?

罗丹言,“艺术即情感”。

苏东坡及其父、弟,三苏,文美,感情丰富。

苏东坡说,“吾虽不善书,知书莫若我”,他的意思是,我虽不擅长书法,但没有比我更懂书法的。

他认为,假如通晓书法的本意在于追求寄意,即使不经常学习书法也是可以的。

有些人感情贫乏,处事唯利害,不讲规则,无意可寄,当然笔下表现不出超物质的艺术美。

说得简单一点,有书法天赋之人,有规则,所以天生写字有秩序,而整齐、匀称等表现出写字者的一种力量,力量感是书法美的一大因素。

习惯于无原则无秩序的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另外,点画书写还表现出另外一种力,即无论如何一定要排除一切阻碍到达目的地的力,“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这样才能表现出书写的力度。而一些人处事圆滑灵活,不讲执着甚至讽刺执着。

再有,想象力是从事艺术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写一个字应该先“预想字形”,太现实的人,什么东西不实打实地摆在面前就不相信的人,是做不到的。

当然,整齐匀称,结构好了,书法就有基本的美感了,而点画的锤炼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追求,乃是一辈子的事。

这就无怪乎无论草圣书圣都要一辈子临池练笔了。

即使有些东西我们已经领悟,心领神会,但我们笔下是否能够表达这领悟,中间也还隔着实践的距离。

高深的艺术,是需要下笨功夫的。

苏东坡所谓“不学可”,前提是“苟能通其意”,书写要寄托情感和表达对美的认识,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认识肤浅功夫不深,到俗书、馆阁体就止步,一些高深的东西认识了,但急于求成, 就会搞成丑书和行为艺术。像喊叫、泼墨、喷墨、双手书、人体书等,那已经不是基于情感而是基于利益了。

附图是我乱写的“书法”和写废的奖状(被我大姨子拿去糊楼上壁头和木窗),可以看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显然没有临帖的功夫。

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字越练越丑,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丑(1)

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字越练越丑,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丑(2)

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字越练越丑,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丑(3)

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字越练越丑,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丑(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