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苹果如何平均分给四个人,有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五个人怎么分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2 00:02:36

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取决于他的认知水平。

这句话理解起来其实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吧,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他们只知道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如果你说6个苹果可以平均分给4个人,他们一定会笑话你:6个苹果怎么能平均分给4个人呢?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给一个小学生说4-6 = -2,他依然会嘲笑你,4怎么能减6呢,本来就不够减啊。要是你给一个初中生说-2有平方根,他一定会认为你这个老师瞎讲,甚至会给你贴上不懂数学的标签!

这就是认知的限制!事实上,多数人在判断事物的是非时,都是以自己的认知来作标准的。

普通人一听说某人在炒股,会给他打上不务正业的烙印。殊不知,炒股也是需要专业的经济知识和较高的智力的。懂经济的人都知道,股市是任何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一个国家经济盛衰的晴雨表,国家是大力提倡有经济能力的人参与股市交易的。说的更直白一点,现实生活中有上百种的基金,其实都在股市里,而不是在银行!那些知名的基金经理,哪一位不是人人敬仰的大咖!

这就是认知的限制!

在高校扩招,遍地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多数用人单位招人时还是把目光放在学历上,而忽视一个人的工作经验。殊不知,学历只能证明一个人读过哪几本书,它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是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钱梦龙和魏书生,第一学历只是初中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大师!而从北师大这样顶尖的师范学府毕业的大有人在,然而他们当中,有几人成为了大师呢?

把学历当成了能力,这就是认知的限制!

有人曾经问过我,什么样的人才叫做有见识?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从理论方面来说,就是你见过多少人和物,去过哪些地方,经历过多少事,以及你读过多少书和读过哪些门类的书。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你是否和亿万富翁一起吃过饭?你是否和知名的专家教授一起聊过天?你是否和省部级(至少是地厅级)干部一起处理过事情?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你人生高度的评分依据。

一个没有去过五星级的宾馆吃过饭的人,为自己在某火锅店办了一次小招待而恋恋不忘;一个没有和地厅级以上的干部打过交道的人,为自己结识几位校长而自诩自擂;一个没有和院士级专家讨论过问题的人,为自己是单位的得力干将而居功自傲;一个没有听过知名企业家的高峰论坛,没有参加过世界级的博览会的人,为自己开了一个小店而沾沾自喜。

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当成了整个世界,这就是认知的局限!

许多人都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能在生活中真正践行这个真理呢?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

譬如,在多数人眼中,学语文的肯定不会做数学题,学数学的肯定不会写文章。而我认识的清北学子当中,他们的语文和数学都很好。

观古今中外,阿基米德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但这并不影响他哲学家的身份;牛顿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并没影响他在数学上的造诣;亚里士多德更是集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奇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竺可桢等,他们都是学理学的,但他们都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学医学的鲁迅,却是著名的文学家;学西班牙语的俞敏洪,在北大教授的却是英语,并成功创办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一个只有中等师范生文凭的*,能成为世界的一代领袖!……

其实,专业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它只是一段学习的经历而已。一个人能否办好一件事情,不是由他学过什么来作决定,而是由他能做什么来决定的。对于一个既聪明又肯吃苦的人来说,干什么都是优秀的!这正是许多高级干部中,90%以上不是行政管理专业,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中,90%以上不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原因。

你的学识有多宽,你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有多深!

江湖上曾经流传这样的一句话:不到北京不知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钱少,不到东北不知胆小,其实这句话,反映出的就是一个人的认知的局限性。要突破认知的局限,你就必须见得多,读得多,学得多,挫折多!

当然,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较高的高度,平凡也是一种人生!生活中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平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平凡的人认为自己不平凡!认为自己比他人聪明能干,认为自己懂得多,把自己的认知当成是非的标准,陶醉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经常对别人指手划脚、评头论足,甚至以错误的思维去贬低一个比自己能*人!倘若你遇上这样的人,我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一起平凡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