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费保底消费补收金额,话费合约保底消费58元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5 21:27:12

图片来源:中国联通


看起来很划算对吧,但不要忘记226元的月费要连续扣足24期,实际话费消费保底要5424元,扣除了3699元的预存也需要补1725元。如果你大手一挥直接办理886元的套餐,两年月费合计更是高达21264元。确实,886元的套餐有3000分钟的通话时长和高达4GB的流量。但对运营商来说,支持3000分钟通话、4GB流量背后的设备成本其实并不会比支持160分钟,220MB流量的成本高出10倍。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赚了,其实运营商都笑翻了。


但很快事情就出现了转机:我们知道合约机的本质是运营商以短期让利的方式「套牢」消费者的一种手段。但假如消费者把运营商让利补贴的这台iPhone按市场价卖掉,运营商又该如何应对呢?


要知道手机实名制是2013年10月才开始实行的规定,手机欠费纳入征信那得等到2020年了,再加上并不是所有合约机都需要预存话费,把合约机一卖、手机卡按余额卖掉或直接一扔,这台手机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而且当时办理合约机也不需要什么人脸认证,有些手机店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号,不出示原件都能办理合约机。


对运营商来说,从「合约机」到「毁约机」的转变是极为严重的,这等于运营商直接掏钱给二手手机市场做百亿补贴。再加上当时有不少企业、机构会给员工补贴话费,很多人都会在补贴范围内办理合约机,手机拿到后直接把合约机卖掉,等于用运营商的钱补贴其他手机用户。


话费保底消费补收金额,话费合约保底消费58元(5)

图片来源:Veer


面对「毁约机」的冲击,运营商有些坐不住了,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限制用户将合约机和合约卡分开使用。恰逢国内手机进入3G时代,三大运营商分别运营各自的3G网络频段,因此也开始以「定制机」的名义限制合约机所使用的手机网络。


比如某运营商就曾在移动定制机上降低其他运营商手机卡的网络优先级,比如运营商A的定制机在识别到AB两个运营商的手机卡时,只允许用户使用A运营商的手机卡上网,有的甚至直接限制自己的合约机只能使用自己品牌的手机卡。


没错,这种限制手段其实就是美国、日本运营商非常熟悉的网络锁。其实国内大多数所谓的「美版有锁」其实就是美版「毁约机」,需要用户通过卡贴将中国的SIM卡伪装成美国特定运营商的手机卡,绕开合约机的网络锁以便在国内使用。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所谓的美国卡贴、日本卡贴而看不到中国运营商的卡贴呢?原因可能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我们不需要卡贴,因为我们拿起了法律武器:


2017年,有关监管机构收到调查报告,称某运营商利用「阉割机」(通过软件手段限制只能使用特定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剥夺用户自由选择权。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因某运营商省级分公司「定制4G 手机销售的特定销售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发起调查。为了「躲风头」,运营商无论愿不愿意,都不再利用网络锁限制合约机毁约。


话费保底消费补收金额,话费合约保底消费58元(6)

图片来源:Veer


而且此时国内电商平台发展迅速,手机品牌能以更方便地方式直接触及消费者,电商平台百亿补贴的力度往往比运营商话费补贴还要大,消费者对合约机本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小。


再说了,基础通讯收入的持续走低与降费增速的要求也从内外两个角度削弱了运营商的话语权。与其用合约机再一次打响价格战,倒不如用宽带捆绑的方式,从另一个维度增加用户黏性,提高长远收入。


当我们可以从电商平台以更灵活的方式,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无锁手机」时,谁还需要合约机呢?


合约机没死透,但没人想念它


关于合约机的回顾本来在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但就在搜集资料时,小雷发现在2023年合约机其实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甚至还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续命」。


据《工人日报》报道,部分运营商会通过营销电商等方式推荐用户升级套餐,还打出免费领手机的幌子。然而,用户一旦被免费拿手机的噱头吸引过去,就基本上当了,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套餐费用。


这种套路实施时不会要求用户一次性支付手机款项,但会要求用户办理月租费用不菲的号卡套餐,甚至还要你开通花呗分期或其他小贷公司的分期业务。到时候,你就要按月支付高价月租或分期费用。


没错,这还是合约机的套路。但不同的是这次运营商不仅要求你预缴话费,甚至还诱导用户以网络小额贷款的方式来「预存」话费。


话费保底消费补收金额,话费合约保底消费58元(7)

图片来源:雷科技


比如在某运营商的线上官方商城,上架这一台标价1999元的Y78 手机,用户可以1元购买,四合五入等于白送,但前提是要办理月租199元的套餐,合约期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享受的1998元立减优惠金额,需要开通花呗分期垫付,分期本金利息由运营商支付。小雷猜测,还款的流程应该是用户支付月租话费后,运营商再向花呗官方还款。另外,用户的花呗会被冻结1998元的金额,直到合约期结束,才会完全恢复正常。如果用户的花呗额度低于1998元,则无法参与1元购机的活动。


运营商推销这类0元或低价购机的业务,说白了就是想以此为诱饵,把自家的高价5G套餐打包出去。


5G网络建设耗费了运营商们的海量资金,它们急切地想通过兜售5G套餐来回血。公开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在5G领域的投资超过了4000亿。但5G至今未能带来*手级的应用场景,同时工业5G等概念一直未能落地变现,手机用户的通讯费仍然是它们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而死灰复燃的「零元购机」,只不过是某些运营商诱导用户签下高额话费账单的诱饵而已。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运营商收入的进一步下滑,这类「零元购机」陷阱只会越来越普遍。而想要将这种情况杜绝,重新调整运营商在通讯体系中的定位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而背负着骂名的合约机,只不过是运营商转型中,微不足道的牺牲品而已。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