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电子设备包括IPAD、电脑、手机,也包括电视。
电子设备已经深入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已经成为未来的信息载体,我们都要使用,也要适应,拘禁或者逃避都不是好策略。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平均课堂累计时间大约1.8万个小时,而从小到大直接或间接接触电子类信息会超过2万个小时。“电子设备提供的信息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学校教育。
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我定了个口诀:“三分天下,一统江湖”。
最大的前提大家都清楚: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一定要有时间限制,小时候可以每天45分钟,小学以后可以每天90分钟,假期从宽。无论多长时间,分成两段是很有必要的:刚开始时拿个计时器或定闹钟,以后孩子自己养成习惯了就是卓有成效:最重要的时间管理观念就此树立起来。
真正的精英都需要具备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这里面的自律和协调能力,包括俗话说的轻重缓急次序,往往是“靠谱”和“不靠谱”的分水岭。自主性的时间管理才是重点,8小时上班制谁都会,那是被动的。所以,有了电子设备这些强大的工具在父母手边,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有了时间限制这个大前提,那么就需要在内容上“三分天下”了。孩子花在电子设备上的业余时间应该三类大致平均:
第一类是微信类聊天
积极的角度看,聊天也是沟通训练。
但也需要提醒:和同学聊“我妈妈真烦人”可以宽容,而“摇一摇”陌生人则需要提示甚至监督。
第二类是兴趣类浏览
看小说也好,看新闻也罢,除了“你中奖了”这类诈骗信息要帮助孩子分析外,基本上可以关注而暂时不用干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孩子主动浏览和关注的话题中挖掘出他的兴趣点。
女儿十一岁时,在百度贴吧的兴趣极为浓厚,甚至关注了40多个贴吧。我就六一发现,她最喜欢那些为“狗血”电影改写结尾的那类贴吧,哈里波特VS西游记等笑帖也很有喜感,真的是奇思妙想让人大开眼界。我觉得她关注这些至少对创造性思维培养没坏处。顺便提一下,她的作文可是在学校公认的好啊,其中思维新颖语言精妙都是老师对她的常用点评。女儿还饶有兴趣地给我讲那些贴吧里的怪名词。虽然我不懂也不想懂,但我并不觉得这叫代沟。只是,就在我欣赏这种年轻的一瞬间,我明白,孩子长大了……
不过论如何,我觉得她喜欢看这些利大于弊。
第三类是纯娱乐
电子游戏,包括养个电子宠物之类,就让他们玩吧。我初中时曾为了每周玩一次市少年宫里的免费游戏机,往返路途三四个小时,比玩电子设备可浪费时间,但也没耽误我全年级第一。
上述“三分天下”的关键点就是这第三类,也就是娱乐。在时间限制的大前提下,要是这个比例严重失调就需要干涉一下了,比如三分之二都在玩游戏。
“一统江湖”纯属凑韵,就是指玩电子设备别忘身体健康。孩子的眼保健不能少,我非常自责的一件事就是女儿眼睛有三百度近视。上面提到的时间管理一定分两段,中间和结束时就必须做点眼保健操。目前我让女儿休息一分钟眼的三步曲是:“按”眼球、“转”眼珠、“闭”眼睛。
下面两点也不完全是题外话。
一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前面的动词很重要。在我看来,挖掘或鼓励,比培养或指定要重要很多很多。就算我最爱挑战的“虎妈鹰爸”们,也都以孩子能上哈佛或麻省理工为荣吧。那么申请这类名校时,每年刷掉的特长生,尖子生(SAT分数高得惊为天人),还有特长尖子生都不在少数。
为嘛?
排名第一位的理由就是:面试官看不到他们真正的motivation和passion(动机和激情)。也因此顺便提一下:申请美国名校的童鞋们,别轻易相信什么申请信模板和伪留学专家。面对每校必问的motivation和passion问题,不是轻易编就能过关的,最多两个问题就露馅,所以必须真!我见过酷爱钓鱼而上顶级名校的学生,真事。
二
电子阅读和纸质书的关系
如果科技哪天进步到我的小心脏已经承受不了,那么下面的话就当没说。
电子阅读就是快和新这两个字,所以适合阅读的广度。对孩子而言,可以非常好地扩大信息量和脑容量。而纸质书可以在上面划重点,记笔记,然后下一次再专门重读划线的部分。
所以纸质书适合深度阅读,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研究二字,需要专心和专注。
孩子阶段更要鼓励他们划书,并把喜欢的部分读第二遍,第三遍……
学习不专心的孩子必定阅读不好,而喜欢阅读的孩子也未必就无忧,要看他是否能把感兴趣的书重读几遍。
也许孩子能够懂得纸质书的可贵,但是,他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真正理解纸书的悠闲。
墨有余香,并非孩子们闻不到,而是这个世界太快,他们停不下来,以致没时间凑近感悟。
我们真的就不能够慢一些吗?至少,留几秒种给孩子闻一闻纸香吧。
最后,我们分享一位家长与孩子的手机使用约定,大家可以参考。